格非文本的诗性张力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zho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力”是一个冷冰冰的词,可具有“张力场”的文本却是极富魅力。格非的文本就是这样一个个充满矛盾与紧张关系的“张力场”。 因此,本文从张力的角度深入格非文本。 上篇从文本的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的时间性和叙述话语四个部分具体探讨其中的张力场。格非文本的叙述者栖居在可靠性与不可靠性的边缘地带。而叙述视角则把回顾性叙述与同步性叙述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叙述的时间性从结构上呈现出空间化效果,而这种空间化又是作者本人的时间观决定的。叙述话语则是格非文本中最富神秘色彩的华章——古典美学隐义与现代性哲思奇妙地组合在一起,从而使文本具有了诗性艺术。 下篇从读者建构的可然世界入手探讨其中的“断点”问题。格非文本的断点打破了永久断点与暂时断点的界限,让断点成为暧昧叙事的源泉。在历史虚构断点中人物处于迷失状态,成为永久的失语者。这种断点是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的。正是基于上述种种,读者的阐释将是无限的。 格非文本就是由张力组成的诗性世界,它对读者的知识修养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许多评论家都认为格非文本是玩叙事圈套,本文认为这种形式却是最适合格非对关于时间、存在等问题的思考,是“有意味的形式”。对格非文本的解读就是解谜。答案很简单,留给读者的谜底就是谜语本身。
其他文献
“想不X都难”是汉语中的一个流行构式,是一个隐去“N一定会 X”,省略关联词“就算/即使”的让步紧缩结构。本文拟从句法、语义、语用、认知等多个角度,对其构造、意义、功能进
建筑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建构,而且体现了鲜明的民族审美意识,中国古代的城邑建筑也不例外.文章是从"中和"之美这一角度来探讨了中国古代城邑建筑的美学意蕴.该文分为三个大
辛弃疾,人称词中之龙,是两宋词坛的重要作家.稼轩词的一个重要表现方法是大量用典,在词作中广泛使用前人故事或话语,或移用原句或变化出之,以服务于自己传情达意的需要.稼轩
劳伦斯在创作他最后一部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时曾经三易其稿。三个稿本有着极大的不同,小说的人物、情节和内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论文拟在劳伦斯所处的社会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