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相比,创业板市场以其年轻和高成长性特色业已成为我国股票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创业板的迅速发展是伴随着纷纷的:监管漏洞,实际控制人利用内幕信息侵占小股东利用,高市盈率上市后高管纷纷离职套现,各种治理问题层出不穷。于是,一些创业板上市公司问题频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新生的创业板市场和中国资本市场长久发展。因此创业板上市企业亟待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并致力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才能够稳定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绩效。本文选取创业板2010-2012年具有完整财务数据的148家上市企业作为样本,第一步,对创业板上市企业样本数据中股权结构特征和董事会结构进行分析;第二步,选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0个具有代表意义的企业绩效指标进行处理;第三步,将股权结构与董事会结构与绩效指标进行实证分析,以探索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为创业板上市企业健康发展和创业板市场长足进步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本文主要采取对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公司治理解释变量指标与经主成分分析后的企业绩效被解释变量指标的线性回归分析来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得出结果显示:(1)创业板上市公司法人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性呈正相关关系。(2)创业板上市企业绩效与流通股比例成负相关关系。(3)创业板上市企业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呈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同时管理层持股比例也与绩效Y成反向显著相关。(4)创业板上市公司监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成负相关关系。(5)创业板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相关关系,董事会人数存在一个拐点使得企业绩效最优。而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这反映出创业板董事会治理效率不高。(6)创业板上市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兼任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本文最后以研究结果为基础,为促进创业板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提出三点建议:(1)促进增强创业板公司第一大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积极参与到上市公司治理中。(2)促进增强创业板公司董事会结构改革,增强董事会治理能力。(3)增强创业板公司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对管理层的监督能力,提高企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