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部门体制(简称大部制),是政府机构设置的一种模式,目前已被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该模式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整合职能相似或相近的部门,组建大部门,实现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该模式的主要优点是:解决了政府部门职能交叉问题,提高了行政效能,降低了行政成本。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大机构合并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建立健全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机制”[1]。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2]。从2013年开始的最新一轮大部制机构改革,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合并机构将各部门的职能结构进行优化,最大程度的合并工作资源。在整个中央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地方也在进行着政府部门的合并和优化,如通过职能调整,对工作部门进行调整,优化组织结构,进一步对职能进行梳理、分类,理清了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在现有国内外关于大部制改革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工作成果基础之上,以广汉市政府2014年完成的机构改革工作为研究对象,以大部制为切入点,通过案例研究,重点分析和总结机构改革过程中扩大部门职能范围、合并职能相近或相似部门、妥善安置人员的关键做法,获得启示,并就下一步改革提出展望。同时,其改革过程中的关键做法可供其他地方县级政府参考借鉴,亦是大部制改革研究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