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是中华儿女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和实践中,逐步积累并丰富起来的一项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同时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精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与戏曲有着悠远的历史渊源,武术中的技术动作和戏曲的动作,在表演方面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追求形体美的审美方式,是二者融通和影响的直接因素,戏曲中的武打部分一直十分重视传统武术套路演练中所表现出的形体动态美和雕塑美,并加以提炼、吸收和创新,从而丰富戏曲舞台的表演形式。中国传统武术在自身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从不排斥艺术,正是其朴实、天然的美感才为戏曲武打、动作影视所借鉴。戏曲武打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不只是由于其本身的纯艺术美感,更多是源自于传统武术套路所带来的“武术美”。 戏曲武打的形成受诸如武术、杂技、舞蹈、民间花套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影响,武术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戏曲武打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作用的可谓是传统武术套路的技术特性、对打对练、审美方式等方面。二者的融通的最直接的部分就是审美方式,既“形体美”。当我们在戏曲的舞台上中观看到武术的元素时,会不禁为武术被戏曲成功纳进并以舞台表演艺术的形式呈现的那一刻而感叹。武术和戏曲武打是如何融合的?为何武术能够成功的被武打戏曲所接纳,独具魅力的武戏是如何形成的?武生和武林豪杰的是怎么样的联系?带着若干问题本文尝试梳理以往关于武术和戏曲的各种理论,探究解决这些疑问的方法。 从历史关系出发,追溯武打戏曲的形成过程,由不成熟到成熟,由纳入—剥离—借鉴—分离这样的反复,经过无数武术和戏曲前辈的艰辛努力实践,最终达到高度完美的结合,最终以舞台艺术的形式呈现于观众面前。就形成因素而言,在戏曲漫长的成长变化过程中,戏曲武打虽然收到了武术、杂技、舞蹈、民间花套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影响而形成的,但传统武术对其具有最深刻的影响,诸如武术的“精、气、神、形”四个方面,可以说戏曲武打是吸取了武术的精华部分,并加以创新升华,进而促使武术符合戏曲舞台艺术的特殊要求,使武术在戏曲的武打情节中得到形神统一的完美表现。本为的立足点:武术与戏曲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武术是戏曲武打的主导,武术套路对戏曲武打的形成与成长起决定性作用为立论点,力求深入而全面的探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研究分析: 第一,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了武术与戏曲、戏曲武打的渊源,武术套路与戏曲武打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点是揭开武术与戏曲武打面纱的条件,也是个复杂的过程,但最早记录都是从“武舞”为起始,以此开始武术与戏曲武打有了联姻,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二,传统武术动作技术在戏曲武打表演艺术中的表现,武术动作和戏曲的武打动作表演的联系,通过基本功法和表演艺术,既武术的“八法”、戏曲的“四功五法”和动静虚实等方面进行阐述。 第三,传统武术套路对戏曲武打的影响,研究表明,传统武术套路的形成发展,促进了戏曲武打的形成发展,两者的成功磨合促使武术与戏曲都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层次,武术从单纯的技击术迈向了舞台的形式的同时丰富了戏曲武打的真实性。 第四,从传统武术器械、武术对练与戏曲武打的联系入手,分别探讨武术器械、对练二者对戏曲武打的影响。 第五,戏曲名旦与武术的联系,本文主要涉及到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与武术。 第六,探讨武术与戏曲武打周边的关联因素,杂技、舞蹈、民间花套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与两者之间的联系。 最后,戏曲武打的形式对武术套路、竞技比赛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