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及物性角度批评性分析奥巴马访华的报道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pt268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不是一个透明的传播媒介。它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传递语言表达者的思想意识。在传递意识形态时,有些是直接的,明显的,而有一些却是间接的,不明显的。我们非常有必要通过分析语言的不同形式和结构,把那些深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挖掘出来。这也正是批评语言学的研究的任务和目的,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又为此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因此本文就以批评语言学为理论依据,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为分析工具,对所谓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进行了批评性的分析。分析材料分别来自于《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本文共选取了8篇关于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这一新闻事件的报道,其中4篇来自于《中国日报》,另外4篇来自于《纽约时报》。本文通过对选取的8篇报道从及物性的角度进行批评性分析,从而揭示出语言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意在使读者意识到在日常阅读中培养批评意识和反控制意识的重要性。   第一章是引论。本章是关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撰写本文的意义所在以及本文的基本框架。第二章是文献回顾。本章介绍了批评语言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及原则。此外,本章还简单介绍了批评语言学的常用分析方法和工具以及新闻的定义,特点和分类。第三章是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首先回顾了对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的一般方法。其次,本文以韩礼德的及物性为研究工具来分析选中的新闻语篇。因此本章还详细介绍了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第四章是案例分析。在批评语言学及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中及物性理论的指导下,对挑选出的来自《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的8篇关于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这一新闻的报道进行对比性批评性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选取了及物性理论中的物质过程和言语过程作为分析工具。本章对比了两份报纸对该事件报道的物质过程中施动者的数量,认真分析了过程中动词的使用,同时分析了8篇报道中分别引用了哪些人的话语,引用次数的多与少。通过这些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隐藏在新闻报道背后的意识形态,进一步说明了语言和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第五章是结论。在对本文的观点进行归纳后,指出本文在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以后应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展开批评性研究,以广泛培养英语学习者的批评性意识。
其他文献
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在2007年以“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她的史诗性的女性经历”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的这一贡献在其处女作《野草在歌
认知语法是兰盖克于20世纪末开创的一种全新的语言理论,与已有的传统语法、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法等语法理论有本质区别。21世纪以来,众多语言学家开始追随兰盖克的脚步,从
威廉·福克纳被誉为二十世纪杰出的美国小说家之一,南方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现代小说家。在福克纳众多作品中,《八月之光》是其最为杰出的也是最长的
学位
Ground stress is the fundamental cause of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during underground structural engi- neering. Field stress measurements in the main coal bed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