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纳米材料SPR增强的BiVO4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t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iVO4光阳极材料具备可见光催化分解水的能力,并且具有环境友好、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被人们认为是最具有前景的光阳极材料。然而,光生载流子易复合、水氧化动力学较慢以及对太阳光谱利用率较低等不足限制了其光电催化分解水的效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学者开展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金属或者非金属离子掺杂,材料纳米结构化,负载产氧催化剂以及利用金属纳米材料SPR效应等等。本文的工作利用Pd纳米材料的SPR效应,提高BiVO4在可见光区间的分解水性能,并将其光响应拓展到近红外区。此外,对Pd纳米颗粒/BiVO4光阳极进行Mo离子掺杂,研究Mo离子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复合光阳极材料的分解水能力。论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在FTO上制备了单斜相的BiVO4光阳极薄膜材料,结合SEM和UV-Vis分析手段,可以明确该BiVO4薄膜是由众多BiVO4颗粒组成,经计算得出其禁带宽度为2.5eV,具备吸收部分可见光的能力。对比不同沉积时间的BiVO4光阳极材料的光电流响应,发现电沉积时间220秒的BiVO4光阳极材料获得最大的光电流响应。在金属纳米材料制备方面,我们采用CO还原的方法,通过对合成条件的控制,分别合成了Pd纳米颗粒和纳米棒,通过UV-Vis光谱和TEM图片分析,Pd纳米材料的形貌很大程度了决定了其表面等离子共振的特征,其中Pd纳米颗粒的SPR吸收峰位于573nm,而Pd纳米棒的SPR吸收峰位于900nm。  2.通过电泳在BiVO4光阳极表面修饰少量的Pd纳米材料,进行SEM图片和EDX元素分析,确定Pd纳米材料均匀地分散于BiVO4光阳极表面。与BiVO4光阳极相比,Pd纳米颗粒/BiVO4光阳极在模拟太阳光下的光电催化分解水性能显著提高。对Pd纳米颗粒/BiVO4光阳极进行单色光下的测试,其光电流增强的倍数与Pd纳米颗粒SPR吸收光谱的趋势类似,另一方面,Pd纳米棒/BiVO4光阳极在近红外区的光电流响应明显提高。重要的是,Pd纳米颗粒和纳米棒共修饰的BiVO4光阳极的光电流响应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区都获得增强。通过FDTD模拟Pd与BiVO4界面的电场强度,发现在光照条件下,Pd纳米结构材料表面的电场强度表现出几个数量级地增大,表明Pd表面存在大量的热电子。综上,基于一系列的光电化学表征和FDTD模拟计算,Pd纳米颗粒和纳米棒的SPR效应分别提高了BiVO4光阳极在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光区的光电催化分解水性能,同时我们认为热电子注入其增强的机制。  3.通过对Mo∶BiVO4进行XRD、XPS和Raman分析,确定Mo离子替代V的位置进入BiVO4晶格,形成Mo离子掺杂BiVO4材料。通过在Mo∶BiVO4表面修饰Pd纳米颗粒,获得了Pd纳米颗粒/Mo∶BiVO4光电极,相对于Pd纳米颗粒/BiVO4光电极,其在模拟太阳光下的分解水性能有进一步提高。此工作表明,通过金属纳米结构材料SPR效应,在金属与半导体界面产生大量载流子,并利用金属离子掺杂提高载流子的迁移速率,是提高半导体分解水性能的可行思路和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在柴油加氢深度脱芳过程中,芳烃加氢饱和产物环烷烃的继续开环对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降低柴油密度具有很大的贡献,然而开环产物的深度裂化反应往往导致柴油液收率的降低。因此
摘要:作业主要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结果,找出漏洞,及时弥补。因此,作业的目的就是融会贯通知识迎接测试。  关键词:高效 ; 作业  作业作为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形成基本数学思想和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每位同学每天都要面对作业,至于为什么作业,一些同学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有
期刊
  在分析了赣州市现有珍贵树种种质资源培育的现状、意义、优势和问题等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宣传、增加投入、强化科技、完善政策,加快珍贵树种种质资源培育的建议。
本论文以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酚丁二酸为原料,采用适当的反应条件合成了丁二酸二(4-(1,1,3,3-四甲基丁基))苯酯、1,6-二(2-羟基-5-(1,1,3,3-四甲基丁基)苯基)丁二酮,并对各步反应条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用作聚丙烯成核剂的山梨醇和季戊四醇非对称缩醛成核剂.用液相色谱、液质连用及气相色谱等分析方法对所合成的产物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这些
FtsZ是Escherichia coli等多种细菌细胞分裂所必需的蛋白,在细胞分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日益成为新型抗菌药物靶标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根据FtsZ蛋白具有GTP酶活性的特征,建立了一套靶向FtsZ的细胞分裂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并以此从植物内生菌发酵产物中,筛选能够有效抑制FtsZ GTP酶活性的样品,为寻找到有价值的细胞分裂抑制剂奠定基础。1、应用PCR法,从E.coli DH5a中扩
  钩栗(Castanopsis tibetana Hance)为壳斗科(Fagaceae)栲属(Castanopsis高大常绿阔乔木;其木材红褐色,质地坚硬,易干燥少开裂,是优良用材树种;同时其果实富含淀粉,味甜,可食用.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元素,是植物的生命元素。植物可吸收利用的主要氮源是铵态氮和硝态氮。为适应外界不同氮素,植物进化出铵转运蛋白和硝酸盐转运蛋白对不同氮素进行
  血皮槭(Acer griseum),属槭树科(Aceraceae)槭树属,中国特有、濒危植物,是优秀的世界著名的园林观赏树种。目前国内对血皮槭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种子繁殖、组织培养、野生
  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市场对珍贵树种木材的需求与日俱增。福建省是我国林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历年对珍贵用材树种的培育尤为重视。为促进当地珍贵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