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视野下社区家庭医生制度研究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uikk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需求日益增长,社会人口老龄化,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患关系紧张,老百姓觉得“大医院看不起,小医院治不好”等问题日渐明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做好广大百姓的健康保障,我国在新一轮医疗改革中,把以分级诊疗为目的的社区家庭医生制度作为新一轮医改的重要举措。社区家庭医生制度是近几年被重点推广的一项国家公共政策之一。社区家庭医生制度具体是指通过和社区居民签约的形式,以家庭医生团队为服务主体,为签约居民提供合理、长期、连续、优质的医疗服务。该项政策在经历了上海、广州、杭州等试点城市的推广摸索阶段之后,在2016年社区家庭医生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通过社区家庭医生制度的逐渐推行,老龄人群健康及慢性病管理已经获得成效,初步缓解了医患矛盾,优化了医疗环境,为分级诊疗夯实了基础。在面对重大疾病疫情时,通过社区家庭医生合理分诊、分流患者的就医模式,高效合理地分配了医疗资源,充分体现出社区家庭医生制度的科学性和重要性。社区家庭医生制度是目前我国最科学有效的一项医改制度。本文以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对南阳市卧龙区社区家庭医生制度做调查研究。作者通过研究得出:社区家庭医生制度在本区已经全面实施,本区居民对社区家庭医生制度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可,社区家庭医生制度团队建设也初见成效;目前南阳市卧龙区已经完成22.5万签约居民,建立家庭医生团队184个,23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特殊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率92%,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方面受到辖区居民满意评价;通过社区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本区的就医流程得到优化,有效缓解了医患关系,合理分配了医疗资源,分级诊疗初见成效。作者通过研究发现本区依然存在如下不足:社区家庭医生制度宣传不到位,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认知有偏差,家庭医生签约困难;家庭医生人才短缺,家庭医生社会地位与收入与实际工作不匹配;居民签约家庭医生后没有实现家庭医生首诊制,家庭医生政策执行过程中没有实现双向转诊,最终没有实现全面分级诊疗。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定量定性分析研究,借鉴国内部分城市和国外社区家庭医生制度经验,结合公共政策理论,做出以下建议:(一)社区家庭医生制度是世界公认的科学合理的就医模式,完善家庭医生制度是实现政策效果的必备条件。(二)提高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让广大居民享受到政策的实惠,更有利于政策的长治有效推广。(三)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强化新医改的政策目的。(四)通过人性化签约方式和建立示范社区等注重政策执行细节。
其他文献
贵安新区大胆创新,制订大数据融合实体经济招商工作方案,研究大数据产业的规划、布局、政策和落地相关支持条件,通过聚焦数据资源聚集、终端产品制造和数字经济发展,构建起大
期刊
<正> 1 RGB解码器电路1.1 RGB解码器选择怎样才能使视频信号和VGA信号处理相同呢?这里把视频信号转换成RGB(红、绿、蓝)信号,要作到和VGA一样处理。为把视频信号转成RGB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