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鸿的中国古代美术史方法论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a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下半叶,美国继日本和欧洲之后成为另一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重镇。在多元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文化思潮急遽转向的背景下,海外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方法也呈现出更迭的态势,而巫鸿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底色下登上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舞台。出于对后现代理论的偏好,20世纪70年代席卷人文学界的“空间转向”潮流使得巫鸿敏锐地发现“空间”在阐释中国美术历史现象和发展逻辑方面的功能和潜力。巫鸿从“空间”的维度重新梳理了空间与平面图像、立体器物、总体艺术作品之间的复杂关系,并试图建构起以空间概念为核心的广义分析框架。巫鸿对中国古代美术的研究是一种跨文化阐释。在质疑和批判传统美术史研究方法的跨文化视野下,巫鸿通过发掘“形式分析”、“图像学研究”和“总体艺术作品”等源于西方艺术理论模式的空间性内涵,分别将其重塑为“视觉空间”、“图像空间”和“总体空间”,源于西方的艺术理论模式经由跨文化阐释过程被用于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美术。同时巫鸿对“经营位置”的挪用和变形,也显示出中国古代美术批评话语经由现代性转换同样能够融入一般艺术理论的现代语汇,为中国美术史研究乃至全球美术史研究提供中国话语和中国方法。由此,在尊重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空间”概念不仅是巫鸿解读平面图像、立体器物和总体艺术作品的新维度,也是其对任何主导、中心结构或话语进行解构和消解。对巫鸿的美术史研究方法,特别是对其以空间为核心的美术史研究方法的描述、判断和批评,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厘清巫鸿美术史研究方法论的来源和特性,也能够让我们在重新审视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形态互动关系的过程中,为本土美术史研究方法寻求突破原有研究范式和边界的机会,为“疗愈”世界美术史书写中的欧洲中心论和各种区域中心思维做出尝试。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考英语试题阅读分值的不断提高,初中阅读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研究发现,教师在中学阶段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但却始终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不高。为了改变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选择合适的学习工具和学习策略就尤为重要了。知识可视化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工具,通过运用思维导图、概念图、思维地图等各种可
学位
王树忱(笔名王往)是20世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著名的动画大师之一,他以漫画家出身将漫画艺术与动画艺术巧妙结合,参与了24部动画短片和2部动画长片的摄制工作,其本身就是一部中国动画演变史的材料库。在当代国产动画蓬勃发展的语境下,本文分析的漫画思维以史为凭,通过整理王树忱的漫画与动画作品史料,从王树忱的漫画作品出发探究其漫画中表演形式、直接意指、讽刺夸张和具有特定意涵的符号语言等方面在动画艺术中的沿用
学位
认罪认罚控辩协商制度是指被追诉人对自己所犯的罪行做出认罪认罚后,公诉机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被追诉人及其辩护律师、值班律师就量刑和程序等问题进行协商的制度。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不仅缺乏独立认罪协商程序的规定,也缺乏包括控辩协商主体、协商内容、协商程序、协商结果等在内的完整意义上的制度建构。因此,本文以认罪认罚控辩协商制度为研究对象,分析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性质,在论证认罪协商程序基本
学位
"整体关联性"是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教学目标的整体考量、教学阶段的整体划分,使"空间角"的整体关联性得到突显。
期刊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是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在西方音乐史上他同巴赫、贝多芬比肩齐名,被称为“3B”作曲家。文章以勃拉姆斯音乐中的典故现象为主线,探究勃拉姆斯使用音乐典故这一修辞手法的个人和社会的因素、引述音乐文本与源音乐文本间之间显性与隐性的关联,从而进一步思考音乐典故在其艺术创作中所具有的艺术功能和深层意涵,并审视这一手法对勃拉姆斯在浪漫主义思潮中不断回归和重建古典意识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全文
学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于被追诉人自愿认罪认罚,而其自愿性的前提就是对相关案件信息以及有关权利的准确和充分知悉。综观我国现行立法,在被追诉人知情权保障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紧靠认罪认罚案件被追诉人知情权保障这个核心,根据立法现状和司法实务中发现的一些问题,通过论证被追诉人知情权保障应然层面的理论基础,提出一些认罪认罚案件被追诉人知情权保障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赋予被追诉人
学位
德国社会学家哈特穆特·罗萨的共鸣理论最初是作为社会学理论进入到国内研究者的视野。然而,限于社会学研究的“外部之思”视角,共鸣理论的美育性质尚未得到基本的认识,它的意义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基于此,本研究从美育学的研究视角出发,试图对罗萨的共鸣理论进行深入阐释,并挖掘其美育内涵及价值。本研究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谈论共鸣理论的起点问题,即社会加速语境下新异化的诞生。该部分通过作为晚期现代社会核
学位
刑事诉讼见证人制度作为我国刑事侦查阶段一项重要的制度,有关其立法规定并不详尽,主要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和《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中。研究我国刑事见证人相关立法的规定,可以得出该制度目前在我国立法中主要从在以下不足:刑事见证人制度适用范围不明确,见证人主体
学位
近年来,随着民事案件越发复杂多样,司法鉴定作为一种辅助法官办案的科技手段被较多应用在民事诉讼中,在各类案件的证据提供及事实认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重新鉴定作为司法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司法实践中也愈发频繁使用。明代张居正曾说:“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行”,重新鉴定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其是对初次鉴定意见出现分歧后,解决分歧方式开展鉴定活动时的救济方案,可以对初次鉴定起到监督和保障的作用,有利
学位
马克·罗斯科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他自觉从事哲学、艺术理论的研究,通过对尼采、弗莱、格林伯格等人的思想进行批判性吸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概念,并从中启迪了自己的艺术道路。第一章从问题出发展开论述,罗斯科的艺术创作与同时代的艺术评论之间向来存在诸多裂隙,深入他的艺术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现象。罗斯科吸收了罗杰·弗莱艺术批评中的“造型性”概念,以抽象的运动感取代了立体感的内涵,形成了自己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