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汉语环境下印尼学生汉语口语学习策略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kongct_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口语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之一,因为有利于培养学生使用汉语进行交流。而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只针对在中国留学的外国人。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是在非汉语环境下学习汉语的。要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除了依靠教师的教学以外,学生的学习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促进在非汉语环境下汉语教学的发展,笔者进行了这项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印尼坤甸市丹戎布拉国立大学中文系2015年级的学生,笔者采取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考察了他们在印尼使用汉语口语学习策略的情况和特点。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他们在非汉语环境下的学习情况,并提出一些教与学的建议,希望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汉语口语的效率,也有利于教师采取更好的口语教学法。本论文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理论基础、文献综述、研究重难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调查及访谈设计。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问卷调查设计、访谈对象和访谈设计。第三部分为研究结果。通过调查分析了印尼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印尼学生汉语口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学生的基本个体因素对口语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低分学习者和高分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差异以及印尼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第四部分为结论。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对印尼学生和教师提出有效的教与学的建议。
其他文献
前辈学者对“泪湿春风鬓脚垂”七字多有阐释。如果试以“春风”为切入点作解,“春风”其实并不能等同于“春风面”。“泪湿春风”是写昭君泪流之多,展现了诗人奇妙的艺术构思
语言中的隐喻现象与人类的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隐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人类的隐喻思维是不断发掘语言的潜力资源,隐喻是丰富人类语言的有效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核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也进入了幼儿园的课堂,并对传统的教学方
农村地区80后青年的婆媳关系比较稳定、冲突较少,实质上处于媳强婆弱的状态。这种状况实际上是婆媳双方理性选择的结果,社会变迁、家庭结构变化、夫妻关系的核心地位、代际间
近年以来,我国农业开发办从坚持绿色环保发展出发,加大了农业技术普及应用力度。由分析目前农业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在提高农业种植观念和技术、农用机械更新和高产
针对同煤王村煤矿的产品煤装车系统出现的装车误差大、用时长、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高、周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为提效、降耗、扩能,实现绿色开采和精准装车,对现装车设备
本文介绍了基于Atmega32单片机的一种无线自动报靶系统中电机控制电路硬件设计。主要对系统射击训练靶机控制系统中的大功率电机驱动电路、电机过流检测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
阅读是学习之母,是教育之本。现阶段中小学图书室,多数学校存在借阅率低,不能全面开放的问题。智能化图书借阅机的引入,使中小学图书室的借阅办法、学生的需求、书目调整实现
为了测试电磁阀在各种工作状态下(即在不同的输入脉冲供电的情况下)的性能,研制了一种模拟电磁阀工作状态的PWM脉冲电源。该电源依靠CPLD构成数字PWM发生器,由单片机控制,具有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逐渐增多,给城市供水带来了压力。传统的供水方式不仅耗能,而且容易引起水质的二次污染,成为当前城市供水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现对无负压供水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