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宗室,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性,其范围包括宗室与宗室子在内。由于朝廷的有意培养,宗室普遍重文,他们致力文艺并取得可观的成就。从科举及第、出仕及交游状况来看,宗室诗人属于当时的精英集团。他们的诗歌创作,在宋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纵观宋代宗室诗的发展,北宋宗室诗相当薄弱,影响不大,宗室诗创作主要体现在南宋尤其集中在孝宗至理宗的百余年期间,与宗室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一批较有成就的宗室诗人的创作,风格上要么未能跳出江西诗派的窠臼,要么就是晚唐诗的提倡或追随者,对题材的开拓与思想的探求皆未能达到一定的广度与深度,值得肯定的是他们关注现实的一些作品与在艺术上的追求。大部分宗室诗人的创作,零散杂芜,但也其中也不乏佳作。整体上看,宋代宗室诗具有平民特色而个性不足,也是与宋代平民文化氛围及宗室自身的平民化相一致。
本文的写作,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论宋代宗室的基本情况,强调其在历史上的特殊性及重文特色。
第二部分梳理宋代宗室诗人的发展状况,统计人数及世系分布,并考查他们科举及第、出仕及交游情形。
第三部分重点讨论宋代宗室诗的发展与创作成就。根据宗室诗发展实情,以时间为序将其划分为五个时期,用六节内容详细梳理:北宋宗室诗,南宋初期宗室诗,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宗室诗,理宗度宗两朝宗室诗,宋元之交宗室诗,生平不详者单列一节。
第四部分讨论宗室诗的特色,考查宗室诗与宗室的关系,并讨论宗室诗人在文学史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