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揭黑:舆论监督的新途径——对2009年网络舆论监督事件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bo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网络舆论的蓬勃兴起和公民参与意识的提高,网络揭黑已显现出其特有的强大的威力,使事件迅速进入大众视野,真相最终浮出水面。网络揭黑在揭露黑幕腐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影响政府决策过程中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渐趋常态。如何更好地发挥网络媒体“环境监测”功能,更好的推动网络舆论监督的进一步突破,在现阶段就重大事件中的网络舆论监督展开研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通过了解已有的学术成果,在前人基础上重点对网络舆论监督方面进行资料的整合与深入细致开掘。本文综合运用新闻学、舆论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试图从有关概念的界定,根据网络舆论的生成逻辑规律,在梳理网络舆论(媒体)、传统媒体、社会公众及政府四者的关系的前提下,从网络舆论监督的机制角度出发分析,建立了网络环境中的舆论事件扩散与网络舆论影响政府决策的模式。本文共分五大部分,在第一部分绪论中,对网络揭黑、舆论监督、网络舆论监督等一些文中涉及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第二部分中,通过结合2009年一些典型网络揭黑事件案例,对网络揭黑事件具体概况、过程、效果、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第三部分中,通过与“镀金时代”的美国“扒粪运动”进行对比后,分析了我国社会转型期网络揭黑运动悄然兴起的背景;在第四部分中,揭示了目前网络舆论监督效应已大大加强,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对处于发育阶段的网络揭黑存在的问题,包括监督权的越位和其局限性展开了探索;在第五部分中,针对以上问题从发挥网络“议程设置”功能、媒体联动、加强培养网络媒介素养、呼吁法律制度保障、建立网络舆论监督常态机制、与多种监督方式有效结合等六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
其他文献
媒介融合是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新媒体的发展正改变着传统电视新闻的制作与传播方式,这种情形也存在于城市电视台内部。然而改变如何发生的,城市台电视新闻在使用新媒
期刊
本文以《南方周末》30年来的中国摇滚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南方周末》在30年的发展中对于中国摇滚报道变化的轨迹及其原因。在通过数据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报业市场上出现了不同于传统主流媒体“党委机关报”定位的“新主流报”的市场需求。在此背景下,我国都市报开始了以成为主
史沫特莱在抗战时期所做的通讯报道,因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极高的新闻价值、独特的风格手法而成为新闻通讯中的精品。本文对其主要内容、风格、以及它们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自从“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以爱斯基摩人作为摄影机关注的对象,并使其关注的结果具有人类学的学科意义以来,通过影像来纪录人类社会现存的基本社会形态与文化风貌,已成为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