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CT灌注成像是在静脉注射对比剂的同时对选定的层面进行连续多次扫描,获得该层面内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根据该曲线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灌注参数。它是一种功能成像,可在一次扫描中同时显示良好的解剖细节和有关灌注的定量信息,正在成为研究热点,现主要应用于脑、肝、肾等实质性脏器和肿瘤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中。 数字化影像技术的发展使肺内肿块的早期发现率逐渐上升,诊断与鉴别诊断难度加大,形态学检查常难以确定病变的性质。肺在快速注入对比剂后CT值的首次增加主要取决于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多少,肺内不同类型的肿块血管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这为肺肿块的CT灌注成像提供了理论基础。但目前此方面研究较少,所得结果缺乏证实和比较。以往灌注研究多是对单个层面进行观察,提供的灌注信息有限。多层CT成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可为肺内肿瘤的灌注研究提供更多信息。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使用多层CT灌注成像来评价肺内肿块的性质,探讨其在肺内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和方法 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肺内肿块患者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sl.8岁。恶性肿块ZI例,良性肿块8例,炎性肿块5例。 采用MX8000多层CT机,先后行胸部常规子扫*T灌注扫描和常规增强扫描。CT灌注扫描:选择包括肿块最大直径的相邻4层为靶层面,对比剂首过前的图像为基准图像,管电压120KV,管电流220毗s,层厚2.5或snun,50nd对比剂(欧乃派克350 mg卜Inl)以 suds的速度经肘前静脉团注,延迟 115行同层动态扫描,扫描时间0.SS,间隔时间k,每层得20幅连续图像。 在工作站用 FUNCTIONAL CT软件对CT灌注图像进行后处理。选择显示肿块最大直径的一层,在同层面的主动脉和肿块内设定感兴趣区。软件自动产生主动脉和肿块的时间一密度曲线、灌注参数伪彩图,记录主动脉的峰值高度、肿块的灌注值(emi-sion,P人峰值高keak enhancement,PEX到达峰值时间(bine topeak,’ITP)和平均通过时间(mean tiallsit ime,M’IT人计算出肿块与主动脉峰值高的比值(PE_/PE_x 100%,RATIO人 绘制三组肺内肿块的时间一密度曲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灌注参数值的差异,用相关分析评价灌注参数间的关系,以P<O.05作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 果一、灌注曲线: 肺内恶性和炎性肿块的时间一密度曲线形态与良性肿块明显不同,恶性和炎性肿块的曲线有明显的上升支,达峰值后走行平缓;良性肿块曲线无明显上升,走行平坦。恶性较炎性肿块曲线上升支斜率大、达峰时间早、强化峰值高。恶性和炎性肿块的基线CT值较良性肿块高。二、灌注成像参数值: ·2· 灌注值、区和RA*O均为恶性>炎性>良性肿块,良恶性之间有显著差异(P<O.01八三组间’tr’n略有差异,恶性<炎性<良性,但此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二 0.537人恶性与炎性肿块的*’IT均明显高于良性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o.皿,P<o.05人恶性与炎性肿块组内的1’t’n和*TI’时间无明显差异,良性肿块的’ITP明显长于MTI’。三、灌注参数间的相关分析: P值加H、他和RAnO四个参数间两两呈高度正相关(均P<o.0U,其中P值与RA*0的相关性最好计一O.8**”值与叨T之间高度负相关K<O.01厂’tr’n与其它参数间无相关关系。四、灌注参数伪彩图: 通过彩色灰阶进行显示的CT灌注参数伪彩图使肺内肿块的血流灌注情况显示得更加直观、清晰。 结 论 CT灌注成像可提供关于肺内肿块血流灌注的定量信息,有助于肺内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肺内恶性肿块的P值、PE、RATIO和M’I’I’均高于良性肿块,其差异有显著性。肺内肿块的P值与PE。RATIO和M’IT呈正相关,与’tr’n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