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强国富农的宏观战略思想,现代化农业的创新改革力度加大。除了优化技术、管理、劳动力、土地等要素配置,还鼓励金融资本对现代农业进行投资授信。由于我国的生猪养殖和猪肉生产基数达到世界总量的一半,城乡居民的肉类消费占比中猪肉达到61%,因此生猪养殖需求量大,行业利润稳定,经济总体量大,银行等资本纷纷将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列入农业授信的目标客户行列。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的养殖成本受玉米等猪饲料价格影响巨大,待宰活猪价格受“猪周期”波动影响明显,而畜牧行业协会、生猪养殖业内并未形成统一规范的生猪养殖考核评估标准、细则,这一系列问题导致银行等融资平台在对生猪企业进行授信时贷前调查难、风险评估难、贷中贷后监控难。本文围绕以上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广州农商银行的实际工作情况,力求通过研究得出加强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授信风险管理工作的建议,探索建立健全广州农商银行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授信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美国农业信贷体系、规模化生猪养殖进程、我国的农地抵押等研究基础上,引用了商业性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风险资产管理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确定生猪企业链条的授信风险点。笔者充分利用工作便利,借助广州农商银行内部现有的信贷管理系统(非零售内部管理系统)数据平台,依托日常信贷调查和风险评估、贷后监控等专项工作,对部分国家级、省级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的授信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探讨,综合运用图表分析、实践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生猪养殖行业特点、盈利分析、行业风险等方面对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剖析,结合生猪养殖生长阶段的不同资金需求,以经济学、风险资产管理理论等有关理论为依据,参考相关国家法规、补贴政策,提出了增加非零售内部管理评估系统农业模块,规范监理公司的工作职责内容,完善企业授信准入机制、优化项目考核评分标准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