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主要研究1921-1927年的中共早期干部教育,即建党初期至大革命时期的干部教育。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莫兰的“复杂方法”等进行分析研究,尤其是复杂方法的运用,充分考察分析了中共和中共干部教育诞生和生存的复杂环境,从而使立论客观中立更趋于事实本真。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共从创立之初便把消灭阶级压迫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深入群众之间宣传革命,这引起了统治阶级的恐慌,因而一开始便不得不处于秘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共早期干部教育是秘密的,它经常需要借助平民主义等合法形式才能求得生存。随着中共加入共产国际以及与国民党的全面合作,中共的生存境遇有了较大改善。这也使得中共早期干部教育可以依托共产国际和苏俄力量,或与国民党合作共同举办干部学校,这是中共早期干部教育的复杂生存环境和时代背景。中共早期干部教育从宣传发动革命的时代需要出发,把培养具有宣传鼓动能力的群众运动人才作为发动革命的首要任务,创办了培养工运、农运、妇运还有青年干部、党员干部和军政干部等各方面的干部院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革命人才,加速了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因而中共早期干部教育又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推进机。与此同时,中共早期干部院校除了人才培养功能外,还有一些其他鲜为人知的功能,它是秘密时期我党的秘密联络机关,是我党接近群众、寻觅同仁、发展党团的一种重要手段,因而它又是中国革命的孵化器。在这种意义上,中共早期干部教育可以誉之为中国革命的孵化器和推进机。中共早期干部教育的办学宗旨非常明确,它延续以文化改造社会的教育救国宗旨,传播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人才。在课程开设上,重视理论武装、专业化能力培养、党务常识和文化知识水平提升。在方法运用上主要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讲授法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习法。“讲习”一词一定意义上是对中共早期干部教育方法特征的精妙概括。早期干部教育由于它的复杂背景和环境,因而在领导体制和办学经费来源上也存在复杂性特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中共早期干部教育的典范。它充分体现了国共合作期间中共是如何借助国民党力量为自己培养干部的。它的培训目标明确、培训内容务实管用、培训方法独特有效,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它的培训效果显著,因此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也被称为农民运动的大本营,“农民运动之推进机”。在我党的干部教育史上,很少有学校享有如此盛名。对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进行个案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共早期干部教育办学特点和规律,并给当代干部教育以深刻启示,办好当今的干部院校,这也是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个案研究的价值所在。中共早期干部教育成就巨大,经验宝贵。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是基础;担负时代使命是干部教育培训的核心;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是关键;充分利用各种力量进行办学是保障。回到原点,回望中共早期干部教育,有利于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好地担负起今天干部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