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相关的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成人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目的成人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AHLH)大部分为继发性,少部分为迟发型FHLH。AHLH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但是无特异性,一般表现为高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凝血功能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高细胞因子血症、高铁蛋白血症,高乳酸脱氢酶血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目前为止尚未发现能够预测其早期死亡的明确的参数。本文通过收集我院327例成人HLH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征、治疗及识别与早期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加强临床医生对成人HLH的认识。方法收集患者的详细临床病例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以电话形式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6-03-31。327例患者中,8例患者失访,随访率97.6%。死亡日期作为研究截止日期,失访或截止随访患者仍存活归类为删失(也称截尾或终检)。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计数资料以比例或百分比表示,采用Cox回归模型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行多因素分析,生存曲线由Kaplan-Meier法绘制并估计中位生存时间,组间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法,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入组的327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3岁(18~93岁)。其中男181例,女146例。大多数患者起病时表现为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和骨髓标本中血细胞吞噬。133例(42%)患者在诊断后8周内死亡。继发性因素包括感染(n= 129;39%)、血液系统肿瘤(n=107;33%)、不明原因(n = 68;21%)和自身免疫性疾病(n = 21;7%)。本研究随访发现与早期死亡风险因素包括(1)EBV-DNA阳性(HR3.594,95%CI;[1.443,8.952];P=0.001)、(2)低蛋白血症(HR 1.10[1.01,1.20];P = 0.046)和(3)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在诊断≥14.9(HR6.802;[1.233,37.519];P = 0.028)。结论起病时患者EBV-DNA阳性、低白蛋白血症和高SUVmax三者可预测成人HLH的早期死亡。如果出现这些高危因素,早期积极的干预可能使患者从中受益。第二部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成人淋巴瘤相关的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中的应用目的淋巴瘤相关的HLH(LAHS)特点是少见、异质性强以及死亡率高。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可循。对于后续的移植,临床报道极少,大部分参照儿童HLH的治疗方案。对于大部分患者,临床上选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来巩固、强化治疗,目标为治愈该病,但是移植相关死亡率高、供体难寻以及年龄因素等因素限制其广泛使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在成人淋巴瘤相关的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中的作用一直不明确。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ASCT治疗HLH中的疗效。方法2009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血液科住院的LAHS经化疗联合ASCT的患者有8例。8例中男3例、女5例,中位年龄为52.5岁(范围:21~64岁),中位随访时间为10个月(18~59个月)。患者对初始化疗方案有效并取得缓解后,给予动员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进行ASCT。7例患者的预处理方案为BEAM方案,另外1例为CBV方案。回顾性分析8例淋巴瘤相关的HLH患者使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效果。结果患者起病的中位年龄为54.5岁(21~64岁);3例男性和5例女性。8例患者中,外周T细胞淋巴瘤为2例,5例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1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还有1例未明确细胞来源。在8例患者中,7例可见骨髓侵犯。所有患者的乳酸脱氢酶均升高。根据国际预后指数,所有患者均为高危患者(高-中危4例;高危4例)。2例患者的EBV-DNA为阳性。7例患者接受剂量调整的EPOCH方案诱导化疗,另1例为CHOP方案。如系B细胞淋巴瘤,则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移植前患者经过化疗,6例患者取得了完全缓解(CR),2例取得部分缓解;移植后,8例患者均为完全缓解。没有移植相关死亡发生。中位随访54.5个月(范围:18~59月),所有患者均存活且处于CR中。结论一线选择EPOCH方案后续以BEAM方案预处理行ASCT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从而改善淋巴瘤相关HLH患者的预后。第三部分103例成人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的靶向基因测序研究目的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分为原发性HLH与继发性HLH两种类型。原发性HLH通常好发于儿童,并可能具有杀伤细胞功能相关的基因突变。迄今为止,成人HLH是否具有原发性HLH相关性遗传学异常尚不清楚。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或Nextseq在103例成人HLH的进行了原发HLH相关基因测序。测序的基因包括PRF1、UNC13D、STXBP2、STX11、RAB27、LYST和AP3B1等18个基因,测序深度为1000×。在正常东亚人群中出现频率低于1%的突变或变异位点纳入进一步研究。结果入选的103例患者中,男63例,占61.2%;女40例,占38.8%,男、女比例为1.5:1。中位发病年龄为48岁,年龄范围18~85岁之间。103例患者中,22例为感染相关HLH,61例为肿瘤相关(59例为淋巴瘤)HLH,3例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HLH,17例患者为原因不明的成人HLH。共在43例患者中检测到噬血相关基因的突变位点,其中1例患者具有纯合突变位点(UNC1c.G2588A[P.G863D]),2例患者具有复合杂合突变,3例患者具有双杂合位点突变。在检测到的变异位点中,共有检测到7个重现性变异位点,分别为UNC13D P.G863D、ITK p.R581 W、AP3B1p.T310A、STXBP2 p.T163M、UNC13D p.R411Q、LYST p.H123R及STX11 p.F281C突变。在这些位点中,其中UNC13D p.G863D在103例HLH的出现的频率高于正常东亚人群(3/206[1.5%]对37/8638[0.4%],比值比[OR]4.514,95%可信区间[CI]1.054-11.28;p=0.0651),尽管该结果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P3B1 p.T310A出现的频率也显著高于正常东亚人群(2/206 对 2/8648,OR 42.98,95%CI 5.938-302.5,p<0.0001),ITKp.R581W的突变频率在本组患者中的频率也要高于正常东亚人群(4/206[2.0%]对70/8652[0.8%],OR 2.428,95%CI 0.878-6.715,p=0.093),此外 STX11 P.F281C的频率在本组患者中出现的频率也显著高于东亚人群(2/206[0.97%]对1/8382[0.01%],OR160.0,p=0.0005),提示这些位点与HLH的发生相关。而对于STXBP2 p.T163M、UNC13D p.R411Q及LYSTp.H123R则没有发现其分布频率上在本组患者和东亚人群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成人HLH亦具有原发性HLH相关的遗传学异常,利用靶向测序进行HLH相关基因筛查可以用于成人HLH的辅助诊断。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柔性版预印是当前包装产品印刷的常用生产工艺之一,它以制版方便、装版操作容易、印刷适应性广、生产效率高、设备投资少和生产成本低,而在包装印刷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为了明确蓝花棘豆种子在植物激素处理下的萌发特性,采用不同浓度(0,100,200,300,400,500mg/L)赤霉素溶液对蓝花棘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及幼
通过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介绍,对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阐述,以亭南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为背景,找出亭南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存在的不足,并明确升级改造方案,对其
目的了解高校肥胖大学生的抑郁状况,探讨抑郁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选取171名肥胖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正常体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抑郁量表(CES-D)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目的探讨微小RNA-125a-5p(miR-125a-5p)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erb-b2受体酪氨酸激酶2(erb-b2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2,ERBB2)基因的下调作用及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