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学术界对语言、文化、交际三者关系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外语教师意识到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文化教学的理念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得以广泛推广,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重视的是目的语文化的教学,而忽略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由于英美文化的长期侵透,许多学生对英美文化的认同甚至超过本土文化。自2000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被提出后,众多学者就此问题展开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但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一般性和重点院校,而对于近年来的新建本科院校中“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的调查与研究相对较少。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历史使命。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有力地增强地方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为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受制于种种因素,如教学设施落后,学生质量下滑,师资队伍薄弱,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面临各种突出问题。 本文专门研究了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引言简要介绍了论文写作的学术背景、意义和文章结构。在文献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测试的方法,以济宁学院为例,着重调查地方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和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知识掌握情况,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对“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态度和对改进这一状况的期望等进行了调查。经研究后发现,目前尽管地方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意识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合中国文化的必要性,但是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不够好,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也有很大的欠缺。而大学英语教师在一部分中国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达上也略显不足。根据对调查结果的研究分析,笔者分析了导致文化教学中“本土文化缺失”的原因,探讨了外语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必要性,对如何在大学外语文化教学中融合本土文化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引起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对地方本科院校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重视,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克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