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牛/CATTLE”隐喻的文化认知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ao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即人们用某一较为熟知的具体的领域里的概念去理解另一陌生的抽象的领域里的概念。动物隐喻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隐喻类别,是一种利用动物的特点来认识和理解其他领域内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其中,用某一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来认知和理解人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隐喻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深深地植根于各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受到各民族生活经验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对于同一动物形象的解读,不同民族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要真正理解动物隐喻,必须对其隐喻意义进行认知和文化的双重解读。牛作为人类最早驯化及普遍饲养的动物,为人类提供食物及皮毛,并在农耕和运输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成为人类的精神寄托,为人类提供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慰藉。在人类与牛长期的相处之中,人们将牛的特征投射到其他领域,产生了大量关于牛的隐喻表达。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依据,根据“宇宙巨链”及“人是动物”隐喻,将汉语和英语中与“牛”相关的隐喻进行分类研究,总结其共性和差异,并从文化和认知的角度出发,探讨造成中英与“牛”相关的隐喻存在共性和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中英与“牛”相关的隐喻主要是在“牛”的外在特征域(即外貌、生理状态、机能、性情)之间存在相似性,这可能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造成的:(一)牛的生理结构具有普遍性;(二)中英人民具身经验的相似性;(三)人脑结构的相似性。而且这些相似性并不是绝对的,同中存异是普遍现象。中英与“牛”相关的隐喻的差异性主要存在于内在特征域(即道德品质和社会地位两方面),这种差异可能是以下三个原因造成的:(一)中英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二)不同的神话传说体系;(三)哲学的民族性。本研究可以帮助英汉语言学习者更好地了解目的语中动物隐喻的理解加工过程,为二语习得隐喻教学提供有益启示。另外,本研究在跨文化交际、隐喻表达的翻译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强,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这为新闻传媒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强的推动力与驱动力。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持续发展和普及范围的不断拓展,使得我国新闻传媒事业的传播主体、传播手段和传播模式产生了很大的改变。新媒体传播手段的诞生,使得传统的新闻传播接受者可以通过借助新媒体设备进行新闻信息传递,进而使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都相应地产生了一定的改变。因而,
带钢干燥器在连续热镀锌带钢的生产中有重要应用。针对喷管单侧进气的传统干燥器(结构A)和喷管中间进气的改进干燥器(结构B),应用Realizable模型对二者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
为贯彻落实"特色发展"战略,培养学生复合竞争力,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把握"特色强校"和"质量兴校"的发展主题,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以统计分析能力提升暨"五个一工程"项目
舞剧《白毛女》是一部载有革命历史题材的芭蕾舞剧,由一篇名为《白毛女人》的小说为起点,诞生了一部掀起“世界风”的原创歌剧《白毛女》,又被改编为电影,京剧,舞剧等形式,作
当前,中国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新媒体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自治主体信息的不平等,推动了基层群众的政治表达,促进了公民社会的成熟。以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TFF3过表达对宫颈腺癌Hela细胞功能的影响,并探究其通过激活PI3K/Akt/Twist1信号通路进一步引发上皮间质转化(EMT)参与宫颈腺癌的发生发展的可能机理。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卫生健康事业的不断完善提高,人类老龄化的步伐不断加快,高龄(≥80岁)人口的数量也急剧增长,随之而带来的健康问题也日显突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血压发
利用弹性平面扇形域哈密顿体系的方程,通过分离变量法及共轭辛本征函数向量展开法,推导了一个圆形奇异解析单元列式,该单元能准确地描述平面裂纹尖端场.将该解析元与有限元相
该文研究了以反应堆吊篮为工程背景的两同心圆筒结构在内外流的共同作用下的动态特性,用Flugge壳式理论和流体势流理论推导出了描述此类系统的频率方程,用秦山核电站Ⅱ期1:5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