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糜子转录组的NCED基因克隆及干旱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jiajia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糜子是起源于我国最早的栽培谷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有10000年之多,同时也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杂粮作物。随着全球性的水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干旱已经成为限制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C4植物,抗旱耐瘠性极强,拥有丰富的植物抗旱基因资源,是研究作物耐旱性改良的优异材料。研究糜子对水分匮乏产生的各种生理生化响应、解剖结构变化,搞清糜子抗旱的分子机制可以为作物抗旱遗传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糜子转录组数据的初步挖掘,搜索到一个类NCED基因的部分序列,确定其序列特征并进行干旱胁迫下表达分析,
其他文献
本试验在高垄滴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肥在总施肥量基本相同,但各处理以氮磷钾肥不同追肥时期在马铃薯不同生育期植株体内的变化情况、肥料利用率以及马铃薯产量效益等进行研究:(1)在马铃薯植株生长的整个生育期内,茎叶、根和块茎的氮磷钾素浓度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1/3基施2/3追施处理块茎和全株氮钾素累积量最大,且全株吸收速率最快;全部滴灌处理块茎和全株磷素累积量最大,且全株吸收速率最快;(2)1/3基施2
学位
在苜蓿栽培生产中,通过根瘤菌接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其草产量,并可增加土壤N素含量。由于苜蓿与根瘤菌的适应性存在一定的匹配性,因此,在应用前需筛选有效菌株并进行适应性鉴定,以获得高效结瘤和固氮能力强的互作菌株。本研究选用苜蓿属6份材料(黄花苜蓿、蒺藜苜蓿、德国苜蓿、扁蓿豆、草原3号杂花苜蓿、天蓝苜蓿),种植于有效N、P含量不同的两种土壤中,温室培养,观察其生长及结瘤(株高、地上生物量、分枝数、根瘤数量
学位
草原1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cv.Caoyuan No.1)是苜蓿属多年生四倍体植物,是从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育成品种。选育纯合亲本可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杂交后代性状更优,而花药组织培养是培育纯合亲本最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研究以草原1号杂花苜蓿雄性不育株花药为外植体,进行花药组织培养,通过蔗糖、pH、不同激素浓度配比,优化苜蓿诱导愈伤培养基和分化培
学位
在苜蓿枝条扦插扩繁过程中,温室环境适宜扦插,成活率最高,且移栽时对苜蓿植株损坏较小,大田扦插时选择植株中段,具有一定硬实度带有2个叶节的茎段最易成活。经过对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研究发现,生长速度、株高、分枝数、茎粗与单株干重成显著相关。10个苜蓿杂交组合中10×M6和组合5×M3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杂交组合12×Ⅲ和12×Ⅰ的粗纤维含量最高。经过对10个杂交组合的营养品质进行隶属函数分析发现杂交组合
学位
野生天麻(Gastrodiaelata)是一种适应性广、医用疗效显著的名贵的中药材。而野生天麻资源在医药效果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贵州省野生天麻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分布在毕节地区和遵义地区。1贵州大方县甚至有“天麻之乡”的美誉。但是,目前由于人口增加和养生保健需求的增长,森林乱砍滥伐现象严重,导致野生天麻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破坏。另外,人们保护天麻资源意识薄弱和政府未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来加以
学位
SBP (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家族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金鱼草AmSBPl和AmSBP2是最早被发现的SBP家族成员,它们能够在体外实验中结合SQUAMOSA基因的启动子,并因此而得名。SBP蛋白都具有一个由大约76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高度保守的SBP结构域,其功能为结合靶标基因上游的顺式调控元件。一般将SBP结构域的编码序列称为SBP-box,将
学位
胁迫,不仅能够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同时,也是影响植株再生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对于植物而言,不能像动物一样主动躲避不良环境对其的影响,只能在分子、生理生化等水平上应答不良环境,并发展出一系列机制来抵御和适应环境的变化。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可能同时或者单独起作用来增强植物对胁迫的耐受性,主要通过改变植物发育和生理过程的基因表达来实现,这些基因表达的改变致使表型发生变化,从而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为了研究水
学位
玉米是研究植物性别决定和小穗(spikelet)发育分子调控机制的重要的单子叶优良模式植物。不同于水稻的两性花发育过程,玉米的花发育早期虽然为两性花,但经过性别决定过程,位于植株顶端的雄花序形成雄性单性花,位于中部叶腋基部的雌花序形成雌花单性花。虽然目前玉米基因组的测序已经完成,但基因功能的注释尚不完善,因此,运用反向遗传学手段对玉米花发育基因进行功能研究尤为重要。OsEG1基因是控制水稻花分生组
学位
2013年本团队在做人工大棚模拟干旱胁迫处理谷子试验过程中,发现一株早熟矮秆的突变型植株,命名为mop1。本试验对该突变体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突变体的节数比对照组的平均节数11节少6节;突变型植株平均株高81.1c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平均株高160.5cm;突变体平均穗重1.65g,而对照组的平均穗重则为20.67g;突变体的平均抽穗时间比对照组提前28天。主要农艺性状结果均显示出早抽
学位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作为一种新型油料作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紫苏籽油富含α-亚麻酸,对促进人体健康,尤其是促进大脑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克隆了调控紫苏种子α-亚麻酸合成积累相关酶基因PfPDAT,通过进行不同品种不同组织基因表达特性及不同品种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探讨PfPDAT基因表达与α-亚麻酸合成积累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应用转基因技术及代谢工程培育种子富集α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