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禁令在法人名誉权纷中的适用问题研究

来源 :戚雨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e31415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第997条规定了人格权禁令制度,为我国法人名誉权保护领域提供了新的路径,但是在法人名誉权纠纷中如何理解适用人格权禁令制度,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分析法人名誉权纠纷适用人格权禁令的现状。首先,探究《民法典》人格权禁令制度与《民事诉讼法》行为保全制度的立法现状。其次,对《民法典》颁布前法人名誉权行为保全案例以及《民法典》颁布后的人格权禁令案例进行介绍。通过分析案件事实与法院裁定要点,对案件作出梳理,后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总结出三个法人名誉权适用人格权禁令时出现的问题,分别是人格权禁令申请的“证明标准”理解混乱,不同类型法人的“难以弥补的损害”认定混同以及名誉权与言论自由等法益之间的利益冲突。第二章首先对“有证据证明”条款应当作广义解释做出论述,阐明“有证据证明”指向较高盖然性而非高度盖然性,接着对禁令制度的证明标准作出具体论述,认为其应当高于诉前行为保全制度而略低于普通诉讼;随后基于名誉权的特殊性,认为名誉权相较于物质性人格权在证明标准上应较高,而法人作为一种组织体,其名誉权与自然人的名誉权可能受到损害的性质不尽相同,法人名誉权与公共利益更可能产生冲突,法人名誉权相较于自然人名誉权在证明标准上较高。第三章主要讨论对法人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应当作出类型化认定,从营利法人与非营利法人两种类型出发,对于“难以弥补的损害”作出认定。营利法人名誉权的核心是商业信誉,侵害商业信誉直接影响法人经营目的的实现可能导致永久损害,所以在营利法人申请人格权禁令的案件中应该更为注重营利法人的商业信誉所遭受的损害;非营利法人名誉权受损主要表现为公信力受损,多属非财产性损害,且公信力受损难以弥补,故非营利法人申请人格权禁令时,法官应当将非营利法人公信力可能的受损程度纳入考量因素。第四章对禁令所预防的损害以及所引发的损害做出权衡,不同案件中涉及的利益纠纷亦不同,主要通过对当事人双方的利益衡量以及对公共利益的考量两方面出发,对当事人双方的利益衡量时,主要通过界定被申请人行为的违法性以及造成的损害程度。当法人名誉权与言论自由等公共权益之间产生矛盾时,应当特别考虑法人的社会功能以及透明性、公开性等特征。探究对公共利益的考量时,首先,论述公共利益的考量在法人名誉权纠纷适用人格权禁令中具有必要性,其次,在法人名誉权适用人格权禁令涉及公共利益时,对法人名誉权的保护应当更为克制。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注册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多层次体系相互连通的构建,越来越多企业通过精选层由新三板转入科创板或创业板,但是通过精选层转板的行业较为集中,主要是高端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且转板时间较长,融资规模也有限,因此类借壳转板这种既可以规避借壳上市的强监管、又可以快速实现转板的方式值得讨论。类借壳这一概念在现有法律法规中并无明确定义,本文认为类借壳是指企业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实现上市融资,并向上市公司注入核
学位
垄断协议作为一种隐蔽性极强的垄断行为,一直是各国反垄断立法及执法活动关注的重点。在查处垄断协议案件的过程中各国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其中影响最大、最为有效的便是美国首创的反垄断宽大制度。我国2008年《反垄断法》借鉴欧美反托拉斯经验引进了该制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宽大制度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也在部分案件中得到运用,但无论是制度规定本身还是适用效果与欧美发达国家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并未充分发挥及
学位
互联网时代沟通便捷性的提升使得去中心化的网络舆论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垄断,“人人都是意见领袖”将口碑(Word of Mouth)的作用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其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搭建了一张光速传播的网络,承载着产品和服务的信息,降低了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在线商店的消费者评论作为网络口碑的一种形式,将过去传统的B2C的信息传播拓展为具有网络效应的C2C形式,使得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口碑对体验型产品和服
学位
翻译作为语际信息传播的特殊方式,其译介过程与信息传播过程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企业宣传文本旨在传递公司信息,树立公司形象,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笔者认为,与其它文本类型相比,企业宣传文本需要更加注重传播效果。基于翻译与信息传播的相似性,本文将企业宣传文本的汉译研究与传播学理论相结合,将企业宣传文本的汉译过程置于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H.D.Lasswell)提出的“5W”框架下,研究其翻译策略。笔者
学位
为了适应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政府在政策制度的制定上往往是带有不合理的矛盾关系的。典型如我国的户籍制度,除了对人口的登记和管理职能外,还附着了如资源配置、利益分配等职能。由于户籍附带不平衡的职能属性,导致义务教育这种教育资源不能被公平配置。利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等原理对户籍制度改革与教育公平的内在逻辑进行辩证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决定教育公平应该向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却因为制度形成的资源配置不
学位
近年来,平台经济发展迅速,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显现出平台经营者发展不规范、垄断风险巨大等问题。在我国,互联网平台普遍且频繁使用“价格战”“烧钱补贴”等商业策略,从本质上来说,其实际上就是通过低于成本销售来获取市场份额,以此赢得竞争优势。在“低价竞争”的商业模式下,平台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质量或服务品质、消费者福利和经济效率的竞争,而更像是资本的角逐。目
学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数据已经与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和管理并列为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2020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4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七成,国内网民数量达到近十亿的规模。我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比去年同期增长14.4%,达到5000亿元,这意味着互联网商业时代早已来临。互联网商业广告行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
学位
有关话题标记的讨论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标记是话题突出型语言突显话题的常用手段,本文主要以近代汉语白话讲说语体小说为基础语料,从篇章语用等角度对“这/那”的话题标记功能展开了研究。本文将用于句首的“这/那”视作讲说体小说中一类特殊的话题标记,从语法、篇章语用等角度对话题标记“这/那”做出了分析。在具体情境中指别某个事物,使其能够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原本是“这/那”最基本的指示意义。经过历时演变
学位
新课标的实施和新高考改革推动我国高中英语教学逐渐从“应试教学”转为“应用教学”。新课标提出包含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要素的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英语阅读是发展核心素养的主渠道,而写作是核心素养能力高低的直接体现。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教师将读写结合应用于阅读课堂教学中,然而缺乏对于文本主题意义的探究,文本内容的深度学习,文本结构和文本语言的赏析与模仿的阅读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因
学位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主要的人口发展趋势,老龄人口的增加为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经济性问题。作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众多学者对老龄化的未来趋势以及对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本翻译实践所选材料为《经济学与老龄化Ⅲ》中的第三章和第四章。书中通过介绍老龄人口的生活现状,分析老龄化与经济学之间的联系。该文本属于财经文本,专业术语较多,句式多变且多长难句。针对翻译难点,本报告选取切斯特曼提出的翻译模因论作为框架,从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