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寓直制与相关诗歌创作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thaway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寓直指的是官员于省禁宿夜值班。寓直制是唐代一项常规行政制度,唐代文士寓直时多有诗文创作,这类以寓直为背景的诗歌在题材上自成系列,艺术上有独特价值,记录文人从政心态,是研究唐代文士的第一手资料。   唐代寓直制度对文士寓直有详细规定:行政体系中的多数官员都要参与,尤其是三省六部官员和翰林学士;不同官员值班的轮次各不相同,主要做法是以官阶的高低规定其连续值班的轮次:寓直以起草诏令和对召顾问为主要职务。由于文士寓直必须通宵达旦,是一项苦差,因此寓直制度的具体执行并不严格。现存文献对唐代文士寓直记载散乱,为呈现唐代文士在制度执行过程中的不同言行,本文第一章第二节广搜资料,梳理唐代文士参加寓直的具体事迹。   唐代文士寓直时频繁开展文学活动,其中集体文学活动包括帝王召见时君臣评文、赋诗,及伴直同僚之间的诗文唱和;文士独直时感物缘情而创作咏物、怀人等文学作品则属于个人的文学创作。文士寓直时创作诗文一方面是出于对潘岳寓直作赋传统的自觉继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官居清要的优越感和尚文露才心理的驱动。寓直诗反映了寓直文士的复杂心态,热衷仕宦表现得较为突出,而因为身份、时代的差异,这种仕宦情结在唐人寓直诗文多少显现出不同的面貌;此外,唐人将连续值班称为“儤直”,从这一称法的由来可以窥探寓直文士以仕为隐的精神追求。   总体看,寓直诗风格除典雅缛丽外,清静闲适的职务特色也形成了这类诗歌闲适的诗风。由于创作时空限制,寓直诗也有缺乏真情实感、生活反映面狭窄等局限。具体到代表作家的创作,白居易寓直诗属于公共空间里的私人表达,其有意节制情感的手法在任职翰林的寓直诗作中表现明显;郑畋则体现了文士借诗文对枯燥无聊的寓直生活进行超越的意图,是将日常生活经验诗化的典型个例。相比同类诗作,寓直诗与早朝诗由于制度文化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美学特质,但寓直诗多写个人情怀,艺术价值更高;寓直诗与应制诗都有突出的拟仙现象,应制诗着眼于奉承而拟君主为仙,寓直文士则自拟神仙,表现出士人对自我价值的高度肯定。
其他文献
话语标记是人们在口语交际中常常使用的一种语用手段,它不是话语交际时的「口头禅」,不是可有可无的语言成分,它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外化。话语标记是标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的记号,它
据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数据,2018年上半年全国不锈钢粗钢产量为1363 . 96万t ,同比增加159. 39万t,增长13. 23%. 其中:Cr-Ni系不锈钢产量为610 . 67万t ,同比增加8 . 9
期刊
中职学生的个性习惯还未完全养成,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为了使中职计算机教学更好地满足现代教育提出的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要求,需要进行实践创新教育.本文分别从学生创新意识的
文学翻译是文学革命这场历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晚清时期,“literature”这个概念开始传入中国。很多人都在翻译和介绍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的传入,为文学革命的发生,提供了最核
对于美术专业而言,绘画创作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不仅是体现出绘画艺术的精髓,更是培养学生绘画技能,尤其是提高美术素养的重要手段。在中专院校美术专业的学生中,无论是美
(接上期)rn5.3.2 干挂法铺装的连接体系rn如图116所示,确定一种干挂法铺装的外墙饰面的机械固定体系,紧紧与有关外墙饰面的数据和信息的搜集和整理相联系,以及和建筑物的位置
在我国,史前时期具体是指上古时代中有文字记载之前的历史,这段时期的史实鲜有记载,主要依靠考古遗址的发掘来还原,近年来,考古遗址中出土大量的玉器,显示在史前时期玉器在我国大量
学位
现代主义者纷纷致力于某种实验型写作,以求在与美学现代性的呼应与对抗中执戟突围。与卡夫卡、庞德、乔伊斯、普鲁斯特等一样,20世纪早期的葡萄牙语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以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诗歌实践具有较为丰富的历史向度,但学界对抗战诗歌的评价却历来不高。已有研究在注重流派与大家的研究模式下,将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七月派”、抗战后期逐渐
熙宁时期的科举改革在中国科举史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这一方面体现在其改动幅度之大,以至一度废除了科举考试制度而代之以学校升贡取士的方式;另一方面体现在其改革的指导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