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Prunus salicina L.)作为观赏果树,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与休闲观光农业中。本试验采用118份李材料为试验样品,测定果实的外观指标(颜色、单果重、横纵径、果形指数)和功能营养成分(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维生素C、类黄酮、花青苷、类胡萝卜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果实品质。并对8份李材料果实的花青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结果为目标性状遗传育种研究及优异李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果实的外观指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118份材料中红色果实共63份,黄色34份,紫红12份,紫黑6份,绿色3份。圆形果实共91份,扁圆和长圆形相近,约15份。‘晚红’的单果重最大,‘79-2-17’的单果重最小,分别是79.81g和11.17g;横径最大的是‘庆中秋’,为5.37cm,最小的是‘山李子’,为2.50cm;纵径最大的是‘吉好’,为5.20cm,最小的是‘巴彦红袍’,为2.30cm;果形指数最大的是‘枣形’,为1.31,最小的是‘巴彦红袍’,为0.7。2.对118份材料果实的营养成分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范围是8.2%~17.8%,含量最大的是‘山李子’,最小的是‘无名1’;可溶性糖含量范围是3.76%~13.59%,含量最大的是‘吉林大杏梅’,最小的是‘红干核典型12行9株’;可滴定酸含量范围是0.44%~2.13%,含量最大的是‘孔雀蛋实生’,最小的是‘窑门李’;糖酸比范围是1.99~23.21,糖酸比最大的是‘丑李’,最小的是‘红干核典型12行9株’;维生素C含量范围是0.37μg/g~3.10μg/g,含量最大的是‘紫叶李(不紫)’,最小的是‘大红袍’;类黄酮含量范围是31.80mg/100g~243.02mg/100g,含量最大的是‘牡丰李’,最小的是‘一品丹枫’;花青苷含量范围是0.00mg/100g~52.38mg/100g,含量最大的是‘李子梅(搜登站)’,有16份材料不含有花青苷;类胡萝卜素含量范围是7.35mg/100g~92.32mg/100g,含量最大的是‘李子梅(搜登站)’,含量最小的是‘九台晚李’。3.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118份材料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建立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排序,排名前5位的材料依次为‘王志来(粘核)’、‘丑李’、‘五香李’、‘吉丰2’和‘吉胜’。4.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鉴定8份材料果皮中花青苷的组分,结果表明:HPLC-MS检测出5种花青苷,分别是矢车菊素-3-O-阿拉伯糖苷、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6-对香豆酰)-葡萄糖苷和芍药花色素-3-O-(6-对香豆酰)-葡萄糖苷。果实花青苷含量随着果实颜色加深而增加,黄色或绿色果实的果实不含有花青苷。‘92-1-10’为中国李(P.salicina Lindl.)×樱桃李(P.cerasifera Ehrhart.)的后代,含有全部检测出的5种花青苷。其他7份材料均为中国李,含有2种花青苷,分别是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和矢车菊素-3-O-(6-对香豆酰)-葡萄糖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