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是我国数量最大、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提供了50%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了70%以上的发明专利,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国家多个部门以及地方政府频繁出台一系列政策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担心在当前经济形势整体下行,产业结构转型,互联网+的强势兴起等情形下,尽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中小企业的轻资产特征,导致风险承受能力特别差,一旦现金流出现问题,将会使得中小企业走向灭亡。中小企业的不健康发展,最终会造成金融信贷环境恶化,进而造成银行不良贷款大规模的上升。因此在现阶段,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与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本文通过对吉林银行滨江支行的中小企业贷款进行分析与梳理,发现存量客户的行业分布并非是均匀分布的,总体上是符合吉林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行业分布情况。进而对吉林银行的信贷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体系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作为城市商业银行的一员,吉林银行的信贷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体系较为完善,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与改进,并没有重大的漏洞存在,但是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无法全面详尽的发掘当今形势下中小企业的诸多风险点。同时通过对信贷风险理论的研读,以及作者在信贷一线工作数年的总结与反思,将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粗略的归为三类,即信用风险、外部风险和操作风险。这三大类的风险是在日常工作中最经常遇到并且发生风险概率最高的,对这三大类的风险进行一个准确的识别与判断和理性的分析,对实际的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在本文的最后,根据前文的分析结果和经验总结,以及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