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玫瑰》管窥鸳鸯蝴蝶派的流变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da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玫瑰》创刊于1924年7月2日,终刊于1931年1月28日,共出版350期,出版历时长达七年之久,是现代通俗文学期刊中寿命最长的一份刊物,被公认为鸳鸯蝴蝶派的代表刊物,展现了通俗文学杂志的第二代风貌。作为一份大众通俗刊物,《红玫瑰》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非常流行,深受市民读者喜爱,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长期遭受人们的非议与批判,并未得到国内学术界应有的客观且公正的评价。八十年代中期后,随着学术界对鸳鸯蝴蝶派及通俗文学研究的深入,这份期刊成为鸳鸯蝴蝶派研究的原始佐证史料不断被提及,但遗憾的是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的专文专著尚未出现。笔者力图通过翔实的史料研究梳理与突入文本内部的感性体认,还《红玫瑰》一个更加清晰切实的历史图景,借此管窥鸳鸯蝴蝶派的流变。第一章主要介绍《红玫瑰》的创刊背景以及它的前身《红杂志》的概况,通过把握主编赵苕狂的编辑理念,并将《红玫瑰》刊物还原到历史文化语境中,以此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刊物的意义;第二章主要归纳分析了《红玫瑰》重视市民心理的编辑形式与契合商业规则的市场运作方式,透过该刊驳杂的作者群体利用丰富的文体样式参与社会公务事务的讨论,借此来分析《红玫瑰》打造都市公共空间所做出的努力;第三章,从该刊众多驳杂的文体样式中选取散文与小说作为个案进行解读,挖掘出《红玫瑰》的文学文本所呈现的滑稽妙趣的市井内容、贴近时代的文学立场以及亦庄亦谐的艺术特色,归纳出《红玫瑰》的文学价值;结语,通过考察《红玫瑰》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学场中的位置,以期确认它在文学史中的历史地位。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银行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银行的作用不可替代,尤其是银行贷款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是,对于银行来说,银行贷款是有一定的风险的,而如何有效
BASF推出了可以替代铃兰醛的新产品铃兰吡喃,具有铃兰花香,克服了铃兰醛的致敏性问题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严重的环保问题,正在成为重要的香原料之一.
在依据体育产业、经济学、体育营销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广东省武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优劣条件进行详尽地分析。
在唐代小说发展史上,牛肃《纪闻》是一部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小说集,但得到的关注一直不够,笔者试图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全面研究。从《纪闻》的题材分类入手,探
<正>根据课题组规划,我们对儒学实干兴邦伦理思想体系及实现路径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设计问卷的依据来源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大领域。通过调研,课题组了解到,确立儒学
黄庭坚“诗者人之情性也”的论断,是对传统诗歌理论本质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黄庭坚为人为诗,以治心养性为根本,忧国爱民、忠义之气贯穿一生,其表情达意,无怒
中小企业在经济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网站对企业的作用日益凸显,文章从中小企业网站存在的问题入手,根据SEO技术、用户体验等层面给出具体中小企业网站推广策略,为中小
本文基于地质公园的“地质科学属性”为出发点,以地质公园旅游者的动机行为、消费行为、旅游偏好为研究内容,对内蒙古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阿斯哈图石林园区内的旅游者进行了问
屠岸先生是一位多面手,既是著名的诗歌翻译家、剧评家、编辑也是一个用生命真诚拥抱诗美的灵魂的诗人。作为一名中西合璧的诗人,屠岸受古典文化浸淫很深,同时又很早就开始接
近年来,特别是&#39;互联网+&#39;概念提出之后,互联网与各行业的融合愈发深入。但由于传统企业对&#39;互联网+&#39;的认识不足,由此导致两者之间的融合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