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损伤新生大鼠肺上皮细胞内钙离子与肺表面活性蛋白A变化的研究

来源 :广州医学院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entxp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拟采用内毒素(LPS)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动态观察新生大鼠肺上皮细胞[Ca2+]i及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SP-A)的变化趋势,以探讨钙超载、SP-A在ALI/AR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血清、BALF中SP-A的检测在ALI/ARD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6~7日龄的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8组,其中肺损伤组(ALⅠ组)采用腹腔注射LPS诱导建立ALI模型,按注射后0.5、1、2、4、8、16、24h等时间点分为7组,每组8只;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共8只。检测对照组和ALI各组新生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比值),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应用荧光测定法检测肺上皮细胞[Ca2+]i的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BALF中的SP-A水平。 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ALI各组新生大鼠肺组织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肺组织充血,注射LPS 24h时可见斑片状出血坏死灶。 2.ALⅠ组各时间点的病理切片顺序出现由轻到重的肺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出血等改变。 3.ALⅠ组的W/D比值在LPS注射后0.5h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h时达高峰,随后有所下降。 4.ALⅠ组的肺上皮细胞[Ca2+]i随着病程的进展呈逐渐升高的趋势,2h时开始[Ca2+]i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至8h时达高峰,之后虽略有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5.ALⅠ组血清SP-A水平在1 h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8h时达高峰值,之后虽略有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6.ALI各组BALF中的SP-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新生大鼠注射LPS后,肺组织W/D比值升高,病理切片可见肺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出血等,均符合ALI改变,说明采用LPS复制ALI动物模型是成功的。 2.肺上皮细胞胞浆内钙超载是导致ALI肺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的重要机制。 3.ALI新生大鼠SP-A的变化,可导致PS各组分比例的改变,在ALI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4.ALI发病初期,血清SP-A水平即可出现显著升高,反映了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和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因此,检测血清SP-A水平可作为ALI早期诊断的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异烟肼(Isoniazid,INH)和利福平(Rifampicin,RFP)对大鼠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增殖、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和矿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 一
研究背景芬太尼是临床肝移植手术中最常用的强效麻醉性镇痛药,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产物与约10%的原形药由肾脏排出。肝移植手术中在无肝期失去肝脏的主要代谢作用后,芬太尼的代谢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影响其代谢的因素是什麽,通过哪种途径产生影响,目前对这方面的报道较少。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属于血红素蛋白基因超家族,编码一系列代谢酶系统,参与各类不同结构亲脂性化合物的生物转化,增强代
目的:  急性白血病(AL)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白介素32(IL-32)是新发现的促炎细胞因子,本课题检测AL外周血中IL-32的水平变化,探讨与AL之间的关系。  方法: 
本文从以下两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eNOS/F92A-Cav1基因对BMSCs细胞中NO含量及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  目的:本课题采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与突变的小窝蛋白(F92A-Ca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