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性要素,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被开发利用,资源的供给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短缺,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制约。当前,唯有找出提高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有效方法,才能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受限的问题。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组织形式,相较于分散状态下的产业组织具有更高的效率,这一优势为解决资源型产业的发展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思路。因而资源型产业集群开始受到学界关注,同时也成为资源型地区政府推动区域内资源型产业持续性发展的战略导向,因此对资源型产业集群动态演化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背景,本文以资源型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从动态演化的视角研究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路径问题,依据要素禀赋结构及产业集群等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以持续转换升级的地区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以政府的积极培育和政策引导为手段、以不断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为目的”的成长和发展理论框架,并形成相应的推论假说:资源主导型要素禀赋结构为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不断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是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诱因;政府的培育和引导是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手段;适应要素禀赋结构转换是资源型产业集群持续成长的路径。釆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上述推论假说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分别开展实证研究进行验证,得到以下结论:(1)目前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尚处于发展初期,其演化发展主要依托资源主导型要素禀赋结构,随着集群不断成长和发展资本主导型要素禀赋结构、知识主导型要素禀赋结构对其演化发展的作用也在逐渐增强;(2)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区域之间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效果显示出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总体发展效果优于中部、西部;(3)随着资源型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优势及政府的培育和引导对集群发展效果影响作用逐渐减小,但市场竞争优势仍是影响集群发展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