芘污染胁迫根际响应机制及其在根际微域中的降解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_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一类重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三致性”、难降解性,在土壤环境中不断积累,严重危害着土壤的生产和生态功能、农产品质量和人类健康。防治和修复土壤多环芳烃污染、保护土壤环境安全、以实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当前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根际修复是利用植物-微生物和根际环境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复合生物修复技术,是目前最具潜力的土壤生物修复技术之一。研究植物修复多环芳烃的根际响应机制及其在根际微域中的降解作用机理,将为针对性地拟定经济高效的土壤多环芳烃污染防治和修复的实用技术提供基础依据。 论文以芘为代表性的多环芳烃,从根际微生物、根系形态和根系分泌物角度开展玉米修复芘污染的根际响应机制研究;用多隔层根箱和FAME技术开展离根表面不同距离根际微域中的芘降解效应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玉米能够显著地促进土壤中芘的降解。玉米吸收和积累并不是植物促进芘去除的主要原因,种植玉米可以通过根际效应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提高微生物活性、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来促进土壤微生物对芘的降解。各处理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熵均高于非根际土壤,代谢熵低于非根际土壤,且其差异随着芘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芘各浓度处理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脱氢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均大于非根际土壤,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差异基本上呈现增大的趋势。土壤可提取态芘含量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熵、多酚氧化酶活性、脱氢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显著负相关,与微生物代谢熵显著正相关。FAME分析结果表明,与非根际土壤相比,芘污染玉米修复的根际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微生物生物量特征脂肪酸含量、细菌特征脂肪酸含量、真菌特征脂肪酸含量、丛枝菌根真菌特征脂肪酸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且其差异随着芘处理浓度的提高而增大。试验期间根际土芘降解高于非根际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熵、多酚氧化酶和脱氢酶活性根际土均高于非根际土,代谢熵低于非根际土。FAME分析结果表明,与非根际土壤相比,芘污染玉米修复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脂肪酸含量、真菌特征脂肪酸含量、丛枝菌根真菌特征脂肪酸和GN-菌特征脂肪酸含量的差异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且这种效应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差异显著。   (2)芘处理下玉米根系形念学参数发尘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随芘处理浓度的提高根直径显著降低,根长、表面积和根体积显著增大。芘胁迫下促进了根系分泌更多的总有机碳、可溶性糖、乙酸、草酸、酒石酸、柠檬酸和氨基酸;在试验设计浓度范围内,根系分泌物中总有机碳、可溶性糖、乙酸、草酸和氨基酸含量随芘处理浓度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根系分泌物中酒石酸和柠檬酸含量随芘处理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芘处理对根分泌氨基酸种类的影响不大,而对各氨基酸分泌量的变化幅度影响较大,芘胁迫处理对于18种常见氨基酸组分的分泌量的影响各不相同,比较紊乱。天门冬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的分泌量随着芘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苏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胱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γ-氨基丁酸和鸟氨酸的分泌量随着芘处理浓度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3)采用多隔层根箱,通过尼龙撩网插片的控制,实现根室土(S0)、离根室0~2mm(S1)、2~4mm(S2)、4~6mm(S3)及>6mm(S4)各室层土壤的分离采集,通过种植植物与不种植植物处理,测定各室层土壤可提取态芘含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微生物熵、代谢熵、脱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和FAME含量,对离根系表面不同距离土壤芘的根际降解效应开展研究。与不种植植物处理相比,种植植物的根箱中可提取态芘含量明显降低。芘的根际降解存在距离根系不同远近的差异,根室和离根室0~4mm土层内芘的降解显著大于离根室>4mm土层内芘的降解。种植植物处理中根室和离根室0~4mm土层内芘快速降解过程与此区域范围内的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活性的增强、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根际微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提高、微生物活性的增强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是诱导芘在根际微域中产生特异消减行为的土壤微生物学作用机制。植物吸收并不是根际微域中芘快速降解的主要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铋层状钙钛矿结构的铁电材料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能产生各种热电效应。不同的电性能或几种性能的组合应用使得铁电材料在航空航天、集成电路、光电子信息技术、能源等多种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以Sr_2Bi_4Ti_5O_(18)(SBTi)为代表的Sr_mBi_4Ti_(m+3)O_(3m+3)(SBTi_m)铁电材料由于具有无疲劳特性,较高的剩余极化强度、较低的矫顽场强和漏电流等优点使其成为非易失铁电存储
学位
为了将胁迫源的“节律性”与树木生长的“阶段异质性”相联系,选择“供水”与“需水”在时序上相耦合的造林树种,加速我国西部旱区人工植被恢复与生态环境建设,采用三因素二
学位
黄土高原西部的定西地区生态环境极其恶劣,水土流失、土地贫瘠、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研究定西鲁家沟黄土剖面的
磁性高分子微球是无机的磁性纳米颗粒和有机高分子结合而成的复合高分子材料。这种磁性高分子微球不但同时具有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性质,还具有一些特殊性质,如小尺寸效应、生物
本文为了制备适合氮化铝基板的厚膜浆料而对厚膜浆料中的玻璃料进行了研究。试验测试了制备过程中乙酸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玻璃料的影响,发现通过改变加入乙酸量,可以明显改变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从2009年首次提出的河湖水系连通和水量调配问题,到2010年提出加快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再到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尽快建设河湖水系连通
本文介绍了低密度泡沫钻井液的特点和存在问题,针对低压砂岩储层的特点,采用白油与水组成的轻质基液,从钻井液处理剂评价入手,评选出了抗温性能好、乳化能力强的乳化剂;通过
本文通过有机小分子凝胶和功能配合物研究了多重刺激材料的刺激响应行为。首先,我们合成了作为低分子量凝胶剂的带有多肽基团的一系列手性芳酰胺化合物。机理研究表明肽基团间的互补氢键为有机凝胶形成的主要动力。这种新型的有机凝胶在施加刺激:(1)热,(2)pH,(3)对映体纯度和(4)氟离子会表现出多重刺激响应行为。对映体纯度为一个新的外部刺激表现出敏感的刺激响应;仅需0.02当量的对映体就可以使凝胶聚集体完
由于微观结构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存在着显著的影响,为了使材料获得最佳的使用性能,需要探索最佳的制备方法及工艺条件以获得有利于提高材料性能的结构。本课题通过对改性体系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