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铅玻璃抗辐照性能和Pr3+掺杂玻璃发光性能的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了无铅铋基玻璃的抗辐照性能和Pr3+掺杂磷酸盐玻璃的发光性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研究了两组Ce02和Ti02单掺或共掺无铅重金属Bi203基硼硅酸盐玻璃的γ-射线辐照效应。结果表明,Ti02掺杂对铋基重金属氧化物玻璃有较好的抗γ射线辐照效应,而Ce02则没有显示预期的作用,其原因可能在于Ce4+/Ce3+离子对具有较大的氧化还原势,使其部分参与了氧化剂的作用过程。两组玻璃的辐照诱导吸收自恢复效应均较小,且受基质玻璃组成影响不大,但与加入的稳定剂种类有关。分别研究了在可见(448nm)和紫外(290nm)激发下,Pr3+掺杂锶磷酸盐的内层电子和电子间发射光谱特性。在447nm激发光下,通过改变pr3+浓度可以调节发出的蓝光、绿光和红光相对黄光的强度比率。在290nm激发光下,观察到较强的4f15d1→4f2宽带发射。进一步考察了共掺对Pr3+离子发光性能的影响,分别研究了pr3+-Dy3+共掺和Pr3+-SnO2共掺玻璃样品的发光性能。研究发现,Pr3+离子的发光因得到Pr3+离子的高效能量传递而得到增强。详细的理论分析表明,本实验中从Dy3+到pr3+的主要能量传递过程机理是四极-四极作用,估算最大能量传递效率为52.9%。通过研究Pr3+-Sn02共掺玻璃样品的发光性能发现,pr3+-SnO2共掺磷酸盐玻璃中存在着从SnO2到pr3+离子的能量传递。在267nm紫外激发下,共掺杂样品中能观察到Pr3+离子的紫外发射和SnO2的蓝光发射两个发射带的桥接形成的一个半高宽达230nm的超宽发射带,且在红光区(610nm)出现一个新的发射峰。
其他文献
二氧化钛因具备高折射率、强消色力、优异的光泽度和白度,普遍用于涂料、塑料、造纸、油墨和化纤等领域,是使用量最大的颜料。由于二氧化钛型二氧化钛具有光催化活性,在使用过程中会催化降解与之接触的有机成分。未经过处理的二氧化钛用在涂料中,涂层会发生失光、粉化和脱落等现象,用在塑料或者装饰纸中,产品表层易变黄,产生裂纹,严重降低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因此,采用包膜技术对二氧化钛粒子进行表面修饰,形成核壳结构
摘 要:学校教育中的体育教学在日常实践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够高。本文以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为题,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原因;构建策略  体育教学对学生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体育锻炼在帮助学生强健体魄的同时,有助于学生磨炼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格,培养高雅的体育兴趣爱好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对体育精神的追求与崇尚。
羟基磷灰石(简称HA)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作为骨植入材料广泛应用医学领域。然而由于人体自然骨中的羟基磷灰石是非化学计量的,其中碳酸根(CO32-)是含量最多的替代
我国的杜仲资源十分丰富,杜仲中主要含有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很好的应用、开发价值。近年,对杜仲的研究报道较多,对杜仲的化合物数据信息认识不够全面,未真正做到杜仲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杜仲资源的严重浪费。随着现代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杜仲化学成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加速杜仲资源信息的共享和利用,促进杜仲中化学成分的结构信息、鉴定信息、检测
本文对广西东门林场杂交种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8个家系和3个无性系木材,从木材性质及其遗传变异规律入手,参照相关方法测定木材材色、木材化学成分及pH值,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