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SD大鼠痉挛型脑瘫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py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国内外关于痉挛型脑瘫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的研究较多,但多缺乏模型制作的科学性,导致动物模型症状不典型或症状持续时间较短,成为制约痉挛型脑瘫模型深入研究的瓶颈,使得对痉挛型脑瘫无法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目前在实验研究中尚无一种理想的痉挛型脑瘫模型可寻。本实验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和创新,利用脑立体定位仪对大鼠进行牢固的固定,并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解剖图谱,对大鼠的锥体束部位进行精确的立体定位,通过微量注射器对大脑锥体束所在部位注射无水乙醇造成锥体束坏死,最大程度的模拟了痉挛型脑瘫的解剖学及病理改变,术后大鼠产生明显的屈曲痉挛症状,且屈肌肌张力增高,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较长,稳定性良好。从而建立出一种新的可复制性良好且痉挛持续时间较长的稳定的大鼠痉挛型脑瘫动物模型,为进一步深入的探究痉挛型脑瘫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打下基础。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1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甲、乙、丙、丁四组,每组4只,甲、乙、丙组为实验组,丁组为对照组。将大鼠用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头顶部剪毛备皮,常规消毒铺单,采用颅顶后正中切口,长约2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和骨膜,暴露前囟及矢状缝,对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选择前囟后8.72mm,矢状缝左侧0.8mm,采用小型电钻在颅顶上钻孔,直径约1mm,将微量注射器垂直向颅内插入9.7mm。甲、乙、丙实验组大鼠分别向颅内缓慢注射5μl、15μl、25μl无水乙醇,充分止血后,用少许骨蜡封住颅骨上的钻孔,生理盐水冲洗后关闭创口。对照组大鼠微量注射器插入颅内9.7mm后,不注射任何试剂,其余操作方法同实验组。术后详细观察对比三组实验组大鼠和对照组大鼠的症状及体征。待三组实验组大鼠症状稳定后(约术后72小时),取症状最典型的一组中的一只大鼠,麻醉过程同制模过程,将大鼠置于无菌操作台上,常规消毒、铺单,先将大鼠颅顶伤口缝线拆开,清除伤口周围及皮下血肿,按原切口方向分别向前延长切口至鼻尖,向后延长切口至颈部,暴露整个颅骨。用线锯自眼眉部位横行锯开,通过颞部向头后锯线在枕外隆突汇合。用峨眉凿自眼眉部横行锯口撬开颅盖骨,用小型咬骨剪在枕骨大孔将椎管剪开,分离脊髓。用显微剪将嗅脑、视神经剪断,用尖刀探入蝶鞍分离脑垂体,连同脑垂体将整个大脑取出,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放入福尔马林溶液内浸泡3天。将完整的大脑标本做病理分析。其余大鼠均继续正常饲养,每天密切观察其性情和行为等生活情况以及痉挛状态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精神状况、摄食及饮水情况、运动情况、肢体痉挛情况、肢体肌张力和症状持续的时间等。结果:甲组大鼠术后12小时内,无任何主动活动及饮食,精神萎靡,右侧肢体屈曲痉挛,屈肌肌张力较左侧相比增大;术后24小时,有少量活动及饮食,精神状态好转,右侧肢体屈曲痉挛状态持续,主动活动及被动驱赶时均呈顺时针转圈运动,转圈直径约60cm;术后48小时,大鼠饮食情况依然较正常组大鼠差,但主动活动增多,活动及饮食增多,精神状态持续好转,屈曲痉挛症状持续;术后72小时,饮水及摄食渐趋正常,精神状态接近正常,主动活动接近正常,右侧肢体屈曲痉挛症状已稳定,屈曲痉挛状态持续约6-8周。乙组大鼠术后18小时内,无任何主动活动及饮食,精神萎靡,右侧肢体明显屈曲痉挛,屈肌肌张力较左侧相比显著增大;术后36小时,大鼠开始少量主动摄食及饮水,有少量主动活动,精神状态好转,运动时右侧肢体跛行症状明显,主动活动及被动驱赶时均呈顺时针转圈运动,转圈直径约20cm,屈曲痉挛症状持续;术后48小时,大鼠饮食情况依然较正常组大鼠差,但主动活动增多,摄食及饮水增多,精神状态持续好转,屈曲痉挛症状持续;术后72小时,饮水及摄食渐趋正常,精神状态渐趋接近正常,主动活动接近正常,右侧肢体屈曲痉挛症状已稳定,屈曲痉挛状态持续约8-14周。丙组大鼠术后24小时内无任何主动活动及饮食,精神萎靡,右侧肢体严重屈曲痉挛,屈肌肌张力较对侧明显增大,头及整个身体偏向右侧;术后48小时,仍无任何主动活动及饮食,精神极度萎靡,被动驱赶仅能原地顺时针方向打转,且无法站立,头及整个身体向右侧严重倾斜,屈曲痉挛症状持续;术后72小时,精神极度萎靡,仍无任何主动活动及饮食,身体消瘦明显,屈曲痉挛症状持续;术后1周,因无法站立导致无法正常摄食及饮水,最终丙组大鼠全部死亡。丁组(对照组)大鼠术后24小时内,活动及饮食减少,精神状态差,右侧肢体无任何屈曲痉挛症状,两侧肢体屈肌肌张力相同,活动均正常;术后48小时,精神状态恢复可,渐趋正常活动及饮食;术后72小时,完全恢复正常活动及饮食,精神状态亦完全恢复。经综合对比各项观察指标,确定乙组大鼠症状和体征最典型。乙组大鼠大脑组织病理结果显示:实验侧大脑锥体束呈空洞样坏死,且坏死部位及范围准确,仅破坏实验侧锥体束,无伤及大脑其他任何组织。结论:应用本方法制作的大鼠痉挛性脑瘫模型组术后肢体痉挛体征明显,症状典型,持续时间较长,手术操作过程简单规范,定位准确,并具有非常好的可重复性,病理结果更在形态学上进一步证明了是大脑锥体束的坏死导致痉挛状态的发生,由此可以进一步对痉挛型脑瘫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但该实验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探究,模型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消融剂(无水乙醇)的较佳剂量为15μl,但是否是最佳剂量。关于该模型制作过程中的化学消融剂最佳剂量以及剂量—效应关系与时间—效应关系等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正>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早就说过:“想造就一个科学民族,必须培植造就科学的幼儿,由此才有科学的中国。”为了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世纪,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全面
会议
Modal纤维具有棉的柔软、丝的光泽、涤的强力、麻的滑爽,吸水透气性都优于棉。Modal纤维可与多种纤维混纺、交织,发挥各自纤维的特点,达到更佳的服用效果。Modal作为一种新型
陕西汉中西乡县已成为全国第二大樱桃生产基地。西乡樱桃成熟期早(4月20日前后)、色泽鲜艳、酸甜可口,但贮运困难,限制了其远途运销,每年大约损失在40%以上。本研究针对西乡
打动一个写作者的,往往是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人。而这一次打动青年作家南飞雁的是一座城。作为一部长达40万字的长篇小说,《省府前街》(河南文艺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选取1936
报纸
蓄热调温纺织品对外界环境温度具有独特的智能响应性,它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可自动调节纺织品局部温度,在一定时间或周期内实现温度基本恒定,达到蓄热调温的目的。本文首先以
在生活中,人们稍不留意或疏忽,常会发生中毒现象,轻者危害身体健康,重者危及生命。下面将生活中常见的中毒急救方法简介如下:
天然纤维由于符合人们对健康、舒适的消费需求,且不会破坏生态环境,愈来愈受到人类的重视和青睐。但天然织物不耐细菌及微生物的腐蚀,因此需要经过抗菌整理剂处理。由于稀土元素
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去中心化特性、公开透明性、等特征受到了广泛关注,前不久人民日报经济周刊整版发文区块链、两会期间区块链也频频被提及,足矣见到区块链如今已成为
大豆蛋白纤维做为一种新型纤维材料,不仅具有单丝细度细,比重轻,强度高,耐酸耐碱性好,光泽好等特点,还具有羊绒般手感,蚕丝般光泽,棉的吸湿导湿性,羊毛的保暖性等优良服用性能,大豆纤维
为提高高职智慧校园内广大师生获取信息的效率和高职智慧校园建设的水平,提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职智慧校园主动推动系统的设计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信息主动推送系统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