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复制硬皮病小鼠模型,应用红花水煎液内服治疗硬皮小鼠,检测小鼠皮肤VEGF、TM、PAI-1的表达,以及细胞外基质COL-I、COL-III的含量,观察中药红花对硬皮小鼠皮肤纤维化的影响,探讨其治疗SS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青霉胺组、红花水煎液低剂量组、红花水煎液中剂量组、红花水煎液高剂量组,每组8只。参照Yamamoto T硬皮病动物建模法造模,同时给予药物灌胃治疗4周。取皮肤组织常规病理制片,HE染色观察皮肤病理改变并测量真皮厚度,免疫组化检测皮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栓调节因子(TM)、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以及细胞外基质I、III型胶原蛋白(COL-I、COL-III)的表达水平。结果:1、对照组小鼠皮肤组织结构清晰,真皮纤维排列整齐,少数淋巴细胞浸润,真皮层可见毛囊,皮下附属脂肪层和肌肉组织。模型组真皮层大量纤维结缔组织,排列紊乱,纤维增多粗大,毛囊结构破坏。真皮及真皮下的血管壁增厚,部分血管管腔闭塞,数量减少。皮下附属器减少,脂肪层变薄或消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青霉胺组真皮层见条索状胶原纤维,部分炎细胞侵润。红花水煎液各剂量组纤维排列紊乱,数量较模型组及青霉胺组减少,血管数量增多,少量炎性细胞浸润。2、造模各组硬皮小鼠真皮厚度增厚,COL-Ⅰ、COL-Ⅲ的含量表达不同程度升高,模型组尤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青霉胺和红花水煎液各剂量组药物干预后真皮厚度及COL-Ⅰ、COL-Ⅲ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青霉胺组及低剂量组比较,红花水煎液中、高剂量组真皮厚度及COL-Ⅰ、COL-Ⅲ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花水煎液中、高剂量组间比较,以及低剂量组与青霉胺组比较,真皮厚度及COL-Ⅰ、COL-Ⅲ的表达变化无差异(p>0.05)。3、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各药物干预组VEGF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青霉胺组和红花水煎液各剂量组VEGF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青霉胺组及低剂量组比较,红花水煎液中、高剂量组VEGF表达明显降低(p<0.05)。红花水煎液中、高剂量组间比较,以及低剂量组与青霉胺组比较,真皮厚度、VEGF表达变化均无差异(p>0.05)。4、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各药物干预组TM、PAI-1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和青霉胺组比较,红花水煎液各剂量组药物干预后TM、PAI-1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红花水煎液中、高剂量组TM、PAI-1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花水煎液中、高剂量组间比较,以及青霉胺组与模型组比较,TM、PAI-1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1、硬皮小鼠皮肤纤维化与VEGF、TM、PAI-1及COL-I、COL-III的过度表达有关。2、红花水煎液内服可下调硬皮小鼠皮肤VEGF、TM、PAI-1及COL-I、COL-III的表达,从而降低真皮厚度,且以中高剂量时作用显著。3、红花具有抗硬皮小鼠皮肤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纤溶系统活性,抑制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