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干旱缺水给我国农业带来的巨大损失以及目前抗旱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农业干旱评估、预测以及抗旱对策的进行了研究,结合灌区干旱管理的实践,建立易于量化且能反映农业损失程度的评估指标,运用综合评价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研究并开发农业干旱评估系统,以期提高抗旱能力,实现科学、积极农业抗旱的目的。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初步探讨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结合大圳灌区干旱管理的实践,确定了灌区干旱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干旱评价的理论基础、逻辑过程、基本程序等基本问题,建立了适用于大圳灌区的干旱评价模型。(2)探讨了作物需水量通用的计算方法,对灌区水资源供需系统进行了结构分析;灌区水资源供需系统涉及自然气象、工程建设和管理等多方面,供水尤其受降水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随机性,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秩次相关检验法对大圳灌区干旱期的降水进行趋势分析,以此研究灌区供水系统的稳定性。(3)根据干旱评价的技术路线,以软件工程理论为指导,以干旱评价系统的总体设计为框架,对数据结构和访问接口进行设计;接着对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给出了各应用子系统的功能结构、关键数据流程。根据模块功能的要求,在判别算法的基础上,按照所选干旱评价模型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实现了干旱评估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方便和高效地访问数据,而且通过Fisher判别分析,能够进行干旱评价;对大圳灌区的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功能上能较好地满足干旱评价应用的要求,达到了预期开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