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有名词翻译是译者们在翻译文学作品时经常会遇到的一道难题,但即使是这样,专有名词翻译却很少作为单独的研究个体得到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笔者在检索相关研究结果的过程中发现,专有名词翻译常常仅被看作是文化专有项的一个附属分支,另外,大多数对于专有名词的翻译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对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名翻译的探讨上。然而它的独特性和在翻译中给译者带来的挑战理应引起更多关注和讨论。本文以瑞士籍德语作家克里斯蒂安·克拉赫特的小说《纤维之国》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了其中的专有名词翻译问题。这本书中出现了大量人名,地名以及品牌名称,这些专有名词都对小说主旨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翻译这些专有名词,成了译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笔者认为这部作品非常适合作为研究文本。首先笔者需要说明,因为篇幅有限,本文只集中探讨小说前两个篇章中出现的有关各种名称的翻译问题。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前言部分介绍选题环境和论文背景。第二章提出本研究报告中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在将专有名词从德语翻译到中文时会出现的翻译难点,译者应当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另外,还有哪些因素是译者在翻译时必须要考虑到的。第三章简要介绍所选作品和作家,阐释其适合作为研究文本的原因。论文第四章解释专有名词这个概念,通过对各学者们从不同视角提出的相关理论的归纳与总结,为本文选取合适的理论指导。同时,对文学作品中的专有名词翻译现状和难题进行另外的简要说明。本文第五部分深入分析具体案例,此章节以德国文学家鲍尔的分类方法为基础,将所选案例中出现的专有名词分为三类:人名,地名以及品牌名称。对于有关人名翻译、地名翻译和品牌名称翻译的具体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其在文本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案。最后,对翻译难点和解决方案以及在翻译专有名词时译者必须要考虑的因素进行总结。专有名词由于不仅具有识别功能,并且在不同语境下包含着更多“言外之意”,这些被隐藏的信息是需要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深入探索的。因而,专有名词的翻译尤其需要译者对文本进行深入、全面的理解和研究,在这个前提被满足之后,译者才有可能将作者的完整意图传达给中文读者。本文的分析研究亦在证明,专有名词翻译不应再被文化专有项所掩盖,而应获得翻译界更多关注,从而得到系统又全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