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酵母的诱变筛选及其富硒条件的分析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over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硒酵母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食品添加剂,是一种重要的人体有机硒补充剂,它来源于外源无机硒在生长过程中转化有机硒的酵母菌体,筛选出高水平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的酵母菌株对富硒酵母的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硒蛋白是富硒酵母中有机硒存在的一种主要形式,其含量不仅是衡量富硒酵母质量的重要指标,并且反映了酵母可以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的能力。研究表明,硒代磷酸是硒蛋白合成的活性硒供体,由硒磷酸合酶(SPS)催化生成,该酶是硒蛋白合成的限速酶。鉴于SPS活性对H2O2的不耐受性,本论文将以H2O2为选择压力进行富硒酵母菌株的诱变筛选,并对诱变菌株的富硒培养条件进行分析。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酿酒酵母为起始菌株,叠氮化钠为诱变剂,H2O2为选择压力,经诱变、初筛、复筛,获得两株富硒水平高的菌株HXS-01和HXS-02。菌株HXS-01和HXS-02,经过48 h摇瓶富硒培养后,它们的总硒和产率分别比出发菌株高3.4?3.7倍和2.9?3.2倍,有机硒含量及产率分别比出发菌株高3.7?4.0倍和3.1?3.5倍,且以菌株HXS-02的富硒能力更高,其总硒含量和产率分别为2303.97μg/g和7 945.19μg/L,有机硒占总硒的百分比超过97%。(2)富硒菌株具有稳定的高富硒能力、高SPS活性和高硒蛋白含量。菌株HXS-01和HXS-02经连续6次传代后它们的总硒含量、有机硒含量、总硒产率、有机硒产率为出发菌株的3.9?5.2倍,表现出稳定的的富富硒和高转化有机硒的能力,且它们的硒磷酸合成酶活性和蛋白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出发菌株,SPS活性是出发菌株的1.7?2.1倍,菌体蛋白硒含量分别是出发菌株的1.9倍和2.1倍。(3)初步确定了富硒菌株的富硒条件。在培养温度为28℃、转速为180r/min、接种量为10%、装液量为50 m L/250m L的条件下,亚硒酸钠的最佳添加时间和浓度为8 h和62.5μg/m L,最佳富硒培养时间为24 h;果糖、还原性谷胱甘肽、还原型辅酶Ⅱ对菌株HXS-02的总硒含量及产率、有机硒硒含量及产率有促进作用,三者适合的浓度分别是6 g/L、26 mmol/L和0.20 mmol/L。综上所述,以H2O2为选择压力可以有效筛选出富集有机硒能力高的酵母菌株,获得的富硒菌株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可以高水平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SPS活性分析和硒蛋白含量测定表明,耐H2O2的菌株具有高的SPS活性,而高SPS活性的菌株可能赋予了菌株具有高水平富集、转化无机硒为有机硒的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小学是学生教育的起点,而小学科学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所以做好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Mg—Zn—Nd系低Nd三元化合物T1相的成分、结构及其相平衡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Mg—Zn—Nd系低Nd侧存在一个六方结构的
日前,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面完成现有存量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正>崔老师是一个很有耐心,很负责任的老师,还是一个讲课非常清楚、生动的老师……每次崔老师给我们上课,都会把同学们对问题的想法整理在黑板上,不急于简单指出谁对谁错,而
会议
在养猪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四川凉山州的养猪业发展相对缓慢,规模较小。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了凉山山区养猪业的发展对策。1推广科学的饲料搭配从小猪到中猪阶段,即50~60千克以前,
5月4日,四川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培训班在成都隆重开班,开班仪式由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强主持,厅党组书记、厅长祝春秀出席开班式并讲话,21个市(州)、118个现代农业重点县
2017年5月26日,农业部公布了关于2016年度查处兽药违法行为典型案件的通报,2016年全国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476件,吊销兽药生产许可证6个、兽药经营许可证132个,注销兽药产品批准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s receptors PDGFRs)是存在于细胞膜表面的酪氨酸激酶,特异性应答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 factor
第五届中国南安建材经贸洽谈会暨第二届中国水头国际石材博览会,将于5月18日至20日在南安市水头镇的闽南建材第一市场举行。
今年4月,四川各地在继续开展种植业产品农残快速检测、农资市场及企业整顿、“瘦肉精”专项监测的同时,四川省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四川省兽药监察所、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