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收住本院的33例免疫性角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比较药物及手术治疗免疫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诊断明确的共33例(35只眼)免疫性角膜炎患者的人群特征、致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免疫性角膜炎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3岁至77岁,男性发病的平均年龄为51.29岁,女性发病的平均年龄为55.22岁;患者男:女比例为1.1:1;单眼发病占93.93%(31/33);其中蚕食性角膜溃疡,男:女=1.3:1;发病年龄25~70岁,男性发病的平均年龄43.27岁,女性发病的平均年龄51.37岁;患者的城乡居民比=1:1.36;其中蚕食性角膜溃疡21例(63.6%);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角膜炎10例(30.3%),明确眼科手术史后出现的免疫性角膜炎2例(6.06%)。2.33眼中病变主要累及上方角膜缘2例(6.06%),主要累及下方角膜缘3例(9.09%),主要累及鼻侧角膜缘12例(36.37%),主要累及颞侧角膜缘11例(33.33%),主要累积范围超过两个象限5例(15.6%)。3.33例免疫性角膜炎患者中风湿三项异常者15例(45.46%);其中,血沉增快检出率13例(39.39%);类风湿因子阳性为5例(15.15%);免疫五项异常者8例(24.24%),ANCA筛查试验阳性为6例(18.18%),21例蚕食性角膜溃疡患者中7例患者血免疫学检查可见异常的免疫指标,并无确诊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4.将35例患眼进行分组:轻症组:病变侵及角膜缘圆周<1/3且浸润深度未达深基质层;重症组:病变侵及角膜缘圆周>1/3和(或)浸润深度达深基质层。轻症组免疫性角膜炎患者18例(54.54%),重症组免疫性角膜炎患者15例(45.46%)。轻症组免疫性角膜炎18例中单纯药物治疗13例(15眼),有效率达84.62%;重症组免疫性角膜炎15例中单纯药物治疗3例(患者要求保守治疗),有效率33.33%。轻症组免疫性角膜炎18例中药物治疗+手术治疗5例,有效率达100%;重症组免疫性角膜炎15例中单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12例,有效率75.0%。结论:免疫性角膜炎以蚕食性角膜溃疡最常见,其次为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引起的角膜病。患者多病情反复,血清学指标是辅助诊断依据,单纯药物治疗宜应用于轻度角膜溃疡患者,重度角膜溃疡患者应及时合并相应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