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电智能骨料的混凝土结构损伤主动监测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douhui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基础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大型复杂工程结构纷纷建起。然而,诸多的自然因素导致的工程结构问题仍对人民和社会的生命财产安全存在潜在的威胁。随着智能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为解决以上隐患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利用压电智能材料本身所具备的正逆压电效应,制作而成的压电智能骨料(Smart Aggregate,简称“SA”)同时具备传感和驱动的特性,此外,压电智能骨料还具有响应速度快、造价低廉、易于加工、结构简单、能耗低、线性好、可靠性好等优点。本论文基于上述现状,提出了基于SA的混凝土结构损伤主动监测方法,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开展了基于SA激励局部振动的混凝土局部损伤监测研究。在混凝土中布置石基SA阵列,取其中1个SA作为激励端,其余作为接收端。在激励端SA上扫频激励使其在混凝土中产生局部振动,同时采集接收端SA应力时程。分析接收端SA频谱变化与混凝土损伤之间关系,建立基于SA频谱面积的混凝土损伤指数,在典型构件上建立了混凝土损伤指数与其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损伤程度的加深,损伤指数逐渐增大,能量耗散越来越多;从而验证了本文所运用的结构损伤主动监测方法的可行性。(2)其次,开展了基于SA扫频激励的仿真混凝土损伤监测研究。在低弹模的仿真混凝土材料中布置金属封装SA阵列,在其中一个SA上施加扫频激励,使其在仿真混凝土中产生波动过程,利用其余SA进行应力场监测。建立基于接收SA应力频谱面积的混凝土损伤指数,在仿真混凝土梁试件中建立了混凝土损伤指数与其损伤程度的关系。利用该监测方法监测了仿真混凝土拱坝在振动台试验中的损伤开展过程。研究表明,该监测方法可有效捕捉仿真混凝土中的微小裂缝。(3)最后,开展了基于SA瞬时激励的混凝土损伤探测研究。利用混凝土结构损伤主动监测方法,对SA进行高斯调制脉冲激励,激励的中心频率选取30 kHz和70 kHz,监测应力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过程及混凝土空洞对其传播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应力波在混凝土传播过程中呈线性衰减,混凝土中的空洞可能引起应力波在局部传播中的放大效应。
其他文献
汶川地震给四川地区的房屋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砖混结构的房屋破坏最为严重,原因之一就是砖混结构的整体性不佳,抗震性能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砌体墙-钢筋混凝土墙组合结构体系的
学位
目前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多采用普通环氧树脂类有机胶,其软化温度多为约60~80℃,用碳纤维/普通环氧树脂类有机胶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结构难以满足耐高温要求。另外,有机胶
学位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抗震性能好、施工快速方便等特点,其在地面建筑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还比较少。地下建筑物的受力特点
学位
连梁是联肢剪力墙结构中重要的耗能元件,其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直接影响着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在抗震联肢墙或核心筒结构中,为了保证结构的侧向刚度或使用功能,经常采用小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岩溶地区的隧道施工越来越多。在岩溶地区建设高等级公路相伴的隧道施工已经日益引起重视,不同长度、不同类型的岩溶隧道大量涌现。因此,及时总结和研究岩
学位
加筋土作为工程技术的一种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现代加筋土技术大多数仍然停留在纯水平的加筋形式上。本文作者的导师张孟喜提出了立体加筋(H-V加筋)的概念,即在原有的水平
首先,利用显式动力有限元程序ANSYS/LS-DYNA,采用Lagrange方法和Johnson-Cook本构模型,数值分析了钨合金长杆弹侵彻半无限钢靶的过程以及弹靶的损伤破坏情况,分别描述了侵彻全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