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通过活化Notch信号通路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rdontang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创面的愈合是一直外科学研究的热点,在组织受到损伤后尽快地促进创面的修复是至关重要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具有疗效高、毒性小、免疫原性低等优势,在治疗过程中,不易出现免疫排斥等不良反应,但间充质干细胞在还有着免疫排斥、致畸致瘤等并发症。与干细胞相比,干细胞源外泌体的治疗具有稳定性高,不易受损伤体内的微环境影响等优点,现已成为组织工程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外泌体中可影响Notch信号通路的调节。创面修复过程中多种细胞共同参与,炎症期中有巨噬细胞参与,修复期中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细胞参与。Notch信号通路在这些细胞的增殖分化中都有着调节作用。因而分离提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探讨其对创面愈合的效果,并研究Notch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表达情况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BMSCs)可以有效地促进创面愈合,然而直接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创面仍然有着许多潜在的风险,例如肿瘤的形成,血栓的形成和免疫排斥反应。故而使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的外泌体进行治疗,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因此分离提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探讨其对创面愈合的效果,并研究Notch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表达情况成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通过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的外泌体注射于小鼠背部的创面,并与使用了Notch激活剂及Notch抑制剂+外泌体的治疗方法来进行对比,在体内研究Notch信号通路对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1.SD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提取鉴定及SD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用组织贴壁法培养收集SD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而后使用差速离心法处理细胞,分离外泌体。使用透射电镜观察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的形态。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鉴定外泌体的颗粒大小。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鉴定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中Notch通路中的特异性配体Jagged1的表达。2.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对小鼠背部创面愈合中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建立直径为1cm的balb/c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分为四组,每组9只,在受伤后的第1天在小鼠背部创面注射相应的药物,EX组(外泌体组)在创面周围注射200μg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EDTA组(Notch激活剂组)在创面周围注射Notch激活剂EDTA,EX+DAPT组(外泌体+Notch抑制剂组)在创面周围注射200μg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及Notch抑制剂DAPT,NS组(生理盐水组)在创面周围注射200μl的生理盐水,分别在受伤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观察并记录创面愈合情况。取受伤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每组取3只小鼠,取背部创面组织,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创面组织中Notch通路的Notch1和Hes1的表达,使用HE染色检测创面组织中细胞的形态与分布。结果1.从SD大鼠骨髓中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见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梭形,不规则生长。收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提取外泌体。2.在透射电镜视野下观察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见外泌体样结构。3.使用NTA进行分析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粒径、分布,测得平均粒径大小处于30-200nm的分布范围,符合外泌体的特征。4.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进行蛋白质印迹检测,检测到Notch通路的配体Jagged1的存在,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中含有Notch信号通路的配体Jagged1。5.在小鼠的创面愈合实验中,EX组及EDTA组,均可促进创面愈合,且EX组的治疗效果优于EDTA组。与NS组相比,EX+DAPT组在创面愈合方面无明显差异。提示外泌体的可以促进创面愈合,激活Notch信号通路可以促进创面愈合,而使用外泌体的同时抑制Notch信号通路会使外泌体的治疗效果减弱。6.外泌体处理组Notch1和Hes1表达升高,外泌体+Notch抑制剂处理后表达最低。Notch激活剂处理后表达升高,但没有达到EX组的程度。7.在创面组织的HE染色中,第3天,四种不同方法的创面组织均有大量炎性细胞存在。第7天,EX组及EDTA组创面组织中新生肉芽组织明显,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明显,提示其愈合速度较快。第14天,EX组及EDTA组创面切片中新生肉芽组织更加明显,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更加明显,提示其愈合速度仍比对照组快。使用外泌体及激活Notch通路的小鼠创面愈合较快,且已出现新生的皮肤、毛发滤泡和脂肪细胞,而注射生理盐水和抑制Notch通路的无明显变化。结论1.使用外泌体处理后创面愈合速度加快,提示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能够促进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愈合。2.使用Notch抑制剂减弱了外泌体对Notch通路的作用后创面愈合减慢,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能够促进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机制可能与Notch通路的激活相关。3.外泌体处理后创面愈合速度最快,使用Notch抑制剂减弱了外泌体对Notch通路的作用后创面愈合减慢,但仅使用Notch激活剂处理后创面愈合稍快,没有达到使用外泌体的程度。提示Notch通路的激活可能是外泌体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之一,但不是其唯一的机制。
其他文献
在教育基层党员干部、落实领导干部理论培育工作的过程中,基层党校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党建工作直接关乎党的执政能力及执政水平,为了确保基层党校党建工作的全面落实,国家需要以党建工作的进一步改进为基础,关注对现阶段基层党校党建工作的问题研究。目前,党校党员的基本素质还有待提升,所采取的党建工作策略和手段比较机械和传统,党校教师的综合思路不够理想,缺乏科学完善的工作制度和条件,最终导致基层党校党建工作质量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除了要传授基础的数学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作业设计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肩负着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任。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尝试基于问题解决为学生设计不同类型的数学作业,本文就笔者的尝试经验,作一简单论述。
目的探讨STEM教育在融合社工理念的《护理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构建融合社工理念的《护理综合实践》课程并选取本校二年级护理专业2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学生(46名)设为对照组,另一个班学生(43名)设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采用STEM教学方法,均教学2个月,评价两组教学过程、教学总结及教学满意度。结果教学过程中研究组的STEM素养、实践能力、探究意识、学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微小RNA-98-5p(miR-98-5p)、微小RNA-142-5p(miR-142-5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AD患者103例(观察组)、体检健康的志愿者50例(对照组),采集两组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RT-qPCR法检测血清miR-98-5p、miR-142-5p,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β1-40、Aβ1-42,同期采用简
新冠病毒导致的疫情汹涌袭来,是对我国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特别是基层,是社会的细胞和基础,作为治理的最小单元,是活跃的,也是复杂的。社区虽小,但联系着千家万户,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疫情防控第一道线,是打赢这场防疫战的关键阵地,社区工作不能掉以轻心,防疫重点人员摸排、健康知识宣传,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社区治理疫情防控取得一定胜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社区治理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如关
新时代党校党建工作是各地区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建工作的创新会直接影响基层党员培训效果。面对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变迁,介绍了党校党建工作创新的意义,分析了新时代党校党建工作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党校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和策略,旨在科学解决党校党建工作创新问题,构建新时代党校党建工作发展新体系。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中医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培育中医药领域的大国工匠迫在眉睫。但是,各类院校和专业在工匠精神培育环节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立足新时代高职院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和目标,结合高职中药学专业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工匠精神培育路径及策略。
在线学习平台为人们提供了能随时随地学习的机会,可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然而,在线学习平台中存在大量的课程资源,海量的课程能够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但是用户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挑选符合自己需求和风格的课程,由此产生了信息过载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个性化的课程推荐系统应运而生。尽管推荐算法在其他领域上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是在在线学习平台中还不够成熟。首先,学习是一个时间序列行为,序列是由会话组成的,同
知识复合、能力复合、素质复合是新业态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要基于完善的软硬教学环境,依托“一风三能”教师教学团队,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传授给学生,实现“知识复合”;要建设资源“云海”,创新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打造新型智慧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能力复合”;要推行“课程思政”“劳动教育”,将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