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以来,我国体育产业每年的总产值约为3000亿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仅为0.7%左右,而美国体育产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7%以上。这充分说明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未能呈正相关关系,脱离了经济发展的轨道。此外,尽管我国的体育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却缺乏支柱产业,没有形成支柱性优势。而被人熟知的耐克、阿迪达斯等体育用品公司通过跨国经营而业绩显赫。美国体育产业奇才尤伯罗斯曾断言:“当今天下,最大的生意是体育,其次才是电脑”。国际体育产业发展全球化、国际体育产业进入资本市场,其趋势日益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体育产业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第三产业,体育产业直接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我国的体育产业加速发展,而体育品牌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无形资产,在此过程中也势必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战略资源。品牌代表着企业规模、产品质量、技术和企业形象等,是产品属性和市场属性的综合体现,是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性契约。然而,我国体育产业品牌模糊不清,市场竞争力和文化力上与国际知名品牌还存在很大差距,而且由体育产业带动的下游产业在政策实施和实务操作上也存在问题,从而对我国国民经济也产生了一定影响。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我国体育产业品牌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传播平台。发展我国体育产业,提升我国体育产业品牌在国际品牌竞争中的地位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基于我国体育产业品牌发展和存在问题的现状,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品牌竞争急需一套切实可行的策略为国内体育用品商进行品牌提升,参与国际竞争,进而提高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及进出口贸易、带动体育产业的全面发展。所以,对我国体育产业品牌的分析及对策的提出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也将为我国其他产业的品牌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这正是本文的目的和意义。本文从体育产业品牌的涵义出发,研究品牌相关文献并引入相关理论与原理,为本研究提供足够的理论依据。通过文献资料法、收集和分析与研究有关的理论和数据,相关总量与分量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并从竞争优势理论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