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腹主动脉内皮球囊剥脱术建立兔腹主动脉再狭窄模型,观察球囊损伤后动脉内膜增生情况,及新生内膜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蛋白激酶B(PKB/Akt)的表达。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及bFGF、PKB/Akt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内膜增殖的可能机制。
方法:将72只健康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4只)、球囊损伤组(24只)、阿托伐他汀组(24只)。分别对球囊损伤组及阿托伐他汀组进行腹主动脉内皮剥脱术,术后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灌胃(2.5mg/kg.d),球囊损伤组、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假手术组将球囊送入腹主动脉但不行扩张及牵拉,分别于术前、术后7天、14天、28天将假手术组、球囊损伤组、阿托伐他汀组各处死6只,取材。一部分标本制作HE染色病理切片,以观察血管内膜增殖情况,一部分标本行免疫组化检测,以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增殖内膜中的表达。另一部分行Western-blot检测,观察蛋白激酶B的表达。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
结果:
1、假手术组动脉内膜、中膜、外膜三层结构清晰。内膜由单层内皮细胞及少量细胞外基质构成,内壁光滑,内皮细胞形态完整核蓝染,单层有序排列,厚度均一。内皮层下未见有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位于中膜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呈梭形有序分层排列;各弹力层完整。球囊损伤组7天时,开始出现新生内膜,主要由2-3层血管平滑肌细胞组成。14天、28天时可见明显新生内膜产生,主要由迁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且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28天较14天增殖更为明显、狭窄程度更为严重。阿托伐他汀组14天、28天时也可见内膜增殖,但增殖程度与损伤组相比明显降低。
2、7天、14天、28天时球囊损伤组bFGF、PKB/Akt的表达较术前明显增加,且成上升趋势,假手术组未见明显变化;阿托伐他汀组与球囊损伤组比较,14天、28天时bFGF、PKB/Akt表达明显减少,7天时两组未见明显差异。
结论:
1、阿托伐他汀对动脉损伤后的内膜增殖有抑制作用。
2、球囊损伤组动脉中bFGF、PKB/Akt表达阳性。
3、阿托伐他汀对动脉中bFGF、PKB/Akt表达有抑制作用。
4、阿托伐他汀抑制球囊损伤后兔腹主动脉bFGF、Akt的表达,这可能是阿托伐他汀抑制动脉损伤后内膜增殖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