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1979—2014年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温度资料,依据温度递减率插值法,计算出北半球对流层顶数据;结合青藏高原(简称高原)9个探空站和同纬度东部平原地区16个探空站的同期对流层顶逐日观测数据,在验证本文计算的对流层顶可信的基础上,比较了高原和同纬度地区两类对流层顶(极地对流层顶和热带对流层顶)频率以及热带对流层顶气压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讨论了与高空温度的关系。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高原和同纬度地区热带(极地)对流层顶频率在暖季增加(减少),冷季减少(增加),无(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热带(极地)对流层顶频率在4—11月较同纬度地区偏多(少),其余月份较同纬度地区偏少(多);相比于同纬度地区,高原两类对流层顶频率冷、暖季差异更大。(2)热带(极地)对流层顶频率与对流层中上层平均温度具有显著的正(负)相关关系,与平流层下部平均温度具有显著的负(正)相关关系;近36a(1979—2014年)高原和同纬度地区热带(极地)对流层顶频率呈现出增加(减少)趋势,且高原增加(减少)幅度超过同纬度地区。(3)高原热带对流层顶气压在春夏季低、秋冬季高,其年变化表现为单峰型;除12月和1月外,高原热带对流层顶气压均低于同纬度地区,且高原热带对流层顶气压单峰型季节变化特征较同纬度地区更加明显。(4)热带对流层顶气压与平流层下部(对流层中上层)平均温度各季节存在显著的正(负)关系;近36a (1979—2014年)各季节高原和同纬度地区热带对流层顶气压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高原各季节的下降趋势超过了同纬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