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果斑病抗性鉴定及抗性相关形态和生理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25份不同来源的甜瓜材料为试验对象,在室内采用人工喷雾接种法对2~3片真叶时的幼苗进行果斑病抗性鉴定。在室内采用喷雾接种法分别对幼果期和膨大期的果实进行2次果斑病抗性鉴定。同时根据抗性鉴定结果分别筛选出抗、感材料进行生理指标的测定,测定不同抗性材料叶片中可溶性蛋白、总糖、游离氨基酸、总酚、类黄酮、叶绿素的含量以及含水量。最后对抗、感材料的叶片绒毛、气孔等组织形态结构进行显微和电镜观察,对不同时期的果实表皮结构进行观察。并得出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采用苗期人工喷雾法,从25份甜瓜材料中,筛选出了T1、T4、T11等中抗材料8份,中感材料8份,T6、T12、T13等感病材料9份。没有免疫和高抗材料。另外,田间植株自然发病抗性调查结果T12、T13、T20等5份材料表现中感或感病级别,其余20份材料未表现病症(2)对幼果期和膨大期采用离体果实喷雾接种法,筛选出了11份中抗材料,5份中感材料,9份感病材料。没有筛选出免疫和高抗材料。材料T4、T10、T6综合抗病指数最高,均达到0.7以上,材料T2、T23、T24综合抗病指数最低。两次抗性鉴定中T6、T9等5份材料的幼果期抗性指数均明显高于膨大期,T3、T8等材料7份材料果实膨大期抗性指数均明显高于幼果期。(3)综合25份不同甜瓜材料苗期和两个不同时期果实对果斑病的抗性指数,结果表明,多数材料幼苗与果实的抗性表现并不一致,部分材料的幼果期与膨大期的抗病指数也不一致。T4和T10材料综合抗性最高,可作为抗病育种的材料。(4)通过对不同抗性材料叶片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多数材料含水量、可溶性蛋白、总糖、游离氨基酸含量虽然有显著差异性,但是抗病、感病材料之间并没有规律性。而相对叶绿素含量、总酚和类黄酮含量与材料的抗性大小有关。抗病材料植株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普遍较感病材料中的叶绿素含量高,抗病材料叶片中总酚和类黄酮含量普遍较感病材料的含量低。(5)对抗、感材料的叶片绒毛、气孔等组织形态结构进行显微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抗病材料叶片普遍比感病材料的叶片厚,且具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切片观察比较抗性差异较大2份材料发现叶片厚度同样具有极显著性差异。通过对比果实表皮结构初步发现抗病材料T4果皮表面皮孔数目比感病材料T20的数目多,但果实表皮形态结构并没有差异。对比发育前期的果皮结构发现,感病材料外表皮层细胞排列松散,而抗病外表皮层细胞排列紧密有序。抗病材料果实外表皮层厚度比感病材料的厚度厚。
其他文献
针对杀虫剂农药残留引起蔬菜污染问题,本研究利用连续激发式荧光仪PEA测试了油菜的快速叶绿素诱导荧光动力学曲线,并且根据JIP-test参数分析了光系统Ⅱ的行为,以期探索有机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