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状α-磷酸锆纳米结构材料对环境微污染物吸附、检测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enhua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层状的α-磷酸锆(ZrP)因其层板稳定、结构与活性位点易于设计等特性及潜在的应用价值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传统认为α-ZrP导电性能较差,一直未被用于电化学检测研究。α-ZrP剥层处理后,可以充分暴露层板间的活性基团,大大提高了ZrP的反应活性;同时,薄层ZrP具有离子交换性能,对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尤其对Pb2+表现出了优异的选择性。在DFT理论计算的辅助下,将非导电的薄层ZrP用作电极修饰材料进行金属离子的电化学检测时,有助于探讨修饰材料的吸附性能与电化学响应的关系,可以揭示修饰材料增强电化学响应的本质。   此外,α-ZrP结构中的-OH易与有机胺络合,而聚苯胺(PANI)纳米结构具有丰富的功能基团,将α-ZrP与PANI复合时可保留甚至增强两种材料的特点。此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在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时能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协同作用,增强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   本论文研究了ZrP类材料(PANI/α-ZrP复合材料、剥离后单层ZrP、多层α-ZrP)用于去除水中阴离子类有机染料以及科学的揭示电极修饰材料与增强响应信号之间的相关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章综述了α-ZrP层状材料的发展历史、结构特点以及应用研究等;同时介绍了水中有机染料及重金属的危害及处理办法;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具体研究了PANI/α-ZrP复合材料对水中有机染料的去除,包括不同吸附性能的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该复合材料对多种有机染料,如甲基橙、亚甲基蓝、刚果红等吸附去除过程中pH的影响,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该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对有机染料污染物表现出了较强的吸附性能。   第三章论述了在DFT理论计算的辅助下,ZrP修饰电极对水中金属离子Pb2+的选择性检测,研究了电极修饰材料的选择性吸附性能与电极选择性响应信号之间的关联性;同时,考察了多层ZrP与单层ZrP修饰电极对Pb2+的响应,进一步研究了修饰材料的吸-脱附性能与电极响应信号之间的关联性。   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论文创新点,同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近几十年来,由于微/纳米尺度配位聚合物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在光学、电学、磁学、热力学、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受到人们高度重视。纳米材料的研究是目前材料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相应发展起来的纳米技术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有前途的科研领域。所以,拓展纳米材料新体系、发展新方法、合成新结构和探索新性能,已成为当前的前沿研究内容。最近一些相关文献报道了使用微/纳米尺度配位聚合物作为模板或者前驱体来合
目前,受到各国关注的新型可再生的能源有风能、水能、太阳能等,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具有的特点有污染较少和储量较大,这对于当前化石能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具有相当大的意义。然而,这些能源的应用会受限于地域条件和自然条件,因此无法满足大伙对能量的需求。于是,迫切需要这样一个能量存储系统:能量多时可以将其储存起来,需要时则可以将其释放出来。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为制备适合于水系超级电容器的正极材料,在提
电致变色器件是利用电致变色材料制成的具有可控变色功能的器件。传统的电致变色器件,往往存在着组装困难,制作成本较高,意外破碎后对环境存在污染等缺点。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本论
本论文选用了较大长径比碳纳米管,制备了碳纳米管/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流变学和结晶行为以及网络结构与挤出加工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阐述了发展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预测了工业自动化发展的分布式、开放化、信息化趋势,提出了采用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发展电气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