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抗根肿病资源的转育及评价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moneyo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为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在我国大面积栽种。十字花科根肿病是由土壤传播的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侵入植株根部所引发的一种病害。近年来,大白菜种植区内遭受根肿菌污染的土地面积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旨在利用MAS技术,将抗根肿病位点CRd和CRa聚合到白菜材料中,通过回交选育得到农艺性状优良的白菜新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本试验利用白菜品种‘CR252’做轮回亲本,白菜品种‘CR84-74’做供体亲本,开展抗根肿病基因聚合育种工作。由‘CR252’和‘CR85-74’杂交得到F1代,在此基础上,经过回交和自交授粉,利用与CRd和CRa基因连锁标记,以及两个基因的全长标记进行前景选择,前期筛选到的95个SSR标记进行背景选择,结合抗病性鉴定结果,获得CRd和CRa抗病基因聚合植株,背景最高恢复率为100%。本试验在‘CR5274’BC3F1代,对植株进行背景标记筛选。选用新民菌(LNXM-1,Pb6)对亲本和F1代进行表型验证,对各回交世代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CR85-74’对新民菌免疫,‘CR252’对新民菌高感,F1代抗病,各回交世代抗感比接近1:1,田间鉴定表明‘CR5274’BC3F2代抗感分离比为3:1,‘CR5274’BC4F1代抗感分离比接近1:1,结果说明转育后代能够抗新民菌。同时,对BC3F1代和BC4F1代接菌鉴定表明,聚合材料能抗多个生理小种。对部分‘CR5274’BC3F2代,BC4F1代和BC4F2代植株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分析表明,‘CR5274’在生长期,荚果性状和主要植物学性状与母本‘CR252’基本无差异。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其成果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同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
目的:本研究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 code sonography,TCCS)检测患者患侧、健侧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及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的平均流速变化情况来反应软脑膜侧支(leptomeni
对人体进行姿态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物动画生成,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其首先以图像作为输入,提取其中的人体姿态,并转化为抽象的姿态数据结构,随后以转化得
冷链物流中的货物从入库到拣货,再到出库,再到冷库温度控制及其可视化,都需要专用的物流信息系统作为支撑,文中将介绍一种基于RFID等技术的主要的冷库物流信息系统的架构。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依据自主参与、自愿联合、互惠互利以及“民办、民管、民监、民得”的原则自发性的组织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传统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学界关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研究亦展现出研究内容的全面化和深入化,研究领域的多元化和精细化,研究方法
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学校内部高频率的盗窃案件及社会人员的不良侵害等是威胁我国高校大学生身边的安全问题。要对上述问题进行减少和避免,需要将安全教育的要求和制度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