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与决策树组合模型的LUCC预测与模拟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资源作为一种宝贵的战略资源,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承载基础,但是土地利用结构上的不合理性成为了城镇经济发展的桎梏。如何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逐步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可以在城镇发展的过程中展现其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状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的结构分为绪论、主体、结论三部分。绪论着重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关于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模拟研究进展,并确定本文的研究框架,根据研究的内容选定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主体部分在介绍了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原理的同时,对十堰市城区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定性研究,得知2009-2015期间十堰市城区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是以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的扩张为主,其他用地包括耕地、林地、水域等用地的减少,新增的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在中心城区范围线之内,沿着城镇周边向市区东北方向的茅箭区和白浪经济开发区大面积延伸;减少的建设用地受集约节约用地政策影响,主要零散分布在城镇外围,规模较小。对土地利用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的人口、距市中心距离、距建设用地、距交通距离、坡度、高程和距水源距离等影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由远及近得到其区位影响分析图。接着对十堰市城区范围内的2009年、2012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及2009-2015年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做了系统的定量分析,获取了每个时间段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从宏观角度整体掌握十堰市整体的土地资源用地结构及其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动向。本文在梳理、借鉴相关学者关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了神经网络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模拟。首先介绍了神经网络模型的基本工作原理,构建并利用神经网络模拟受到多种因子的综合影响的土地利用变化,通过对十堰市城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学习与训练,不断的调整参数对其进行精度验证直至满足精度要求,最终将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然后介绍了决策树原理,将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转化为特殊的决策树分类问题,根据人口、邻域分析、坡度、高程等影响因子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系建立决策判断条件和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集,测试模拟精度并对参数进行不断的修改,调整决策树模型,最后利用满足精度要求的决策树模型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神经网络和决策树各有优缺点,相较于神经网络,决策树模型受人为干扰和政策性影响比较大,更适宜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的模拟,将两者相结合模拟十堰市城区土地利用变化。结论中,总结分析了本研究的成果,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便日后深入探索。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的是我国农村低保福利供给中的政府责任。市场经济过程中,因为市场主要是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保障社会公平的重要性,所以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在这种情况
微观经济调查数据的分层现象虽然经常遇到,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造成实证模型的系数估计存在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消费者关于月饼添加剂安全性的支付意愿研究为例,利
本文的研究内容以单/多通道接收机系统幅相误差对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影响为主。由于接收机模拟器件的非理想性和非稳定性,接收机对回波信号进行幅相调制,产生幅相误差,影响合成孔
目的了解五华县居民意外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1年五华县全人群死因监测资料中的意外死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6-2011年
<正>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其发病率逐年升高,死亡率也一直高居肿瘤与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
高中数学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齐次问题”.那么何为齐次呢?一般地,如果在一个分式结构或者方程中,所含各项的次数是一样的,我们不妨称为是一个齐次结构.
农业历来是党和国家所有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国各界关注的焦点。休闲农业是依托农村农业基础资源,通过融合第二、三产业,达到农业和旅游业叠
茶产业在我国属于一个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不仅是增加农村劳动力人口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发挥着举足轻重
在对外商务汉语教学一些基本问题上还存在分歧和争议。基于对外商务汉语的需求和专门用途的第二语言教学特点,就“商务汉语”的特点、教学对象汉语水平、商务汉语教学目标及内
个旧矿区以锡铜为主的多金属矿产开发历史悠久,地质研究程度较高。但前人大量的研究工作多注重花岗岩成矿理论及相关模式的建立,认为该区锡多金属矿床主要与燕山期花岗岩成矿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