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烈度地震下隧道洞口段含软弱夹层岩质边仰坡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隋传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le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其中尤以山地居多并呈阶梯状分布,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壳板块间的相互挤压与碰撞。有鉴于此,我国很多地区存在地质断裂带,导致地震频发,灾害巨大,其中尤以1976年的唐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最为著名。地震带给我们的灾害无疑是巨大的,特别是对道路交通中所修建的众多桥梁与隧道造成的破坏更加明显。隧道洞口边仰坡的稳定与否对线路安全运营有着直接影响,造成边仰坡动力失稳的因素有很多,地震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开展针对隧道洞口段边仰坡破坏机理的研究和动力稳定因素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含有软弱夹层的岩质边仰坡的稳定性分析,从本质上说其实是对岩体失稳破坏原理的分析。通过对目前常用的边仰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连续介质的改进型摩尔-库伦本构模型,并推导出了一种适用于非连续介质下扩展有限元模型能量释放率参数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含有软弱夹层的岩质边仰坡的屈服与开裂破坏的机理,通过对数值仿真模型与振动台试验模型所获结果的比对,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新模型和计算公式的正确性。通过正交试验与数值仿真技术,对地震条件下坡体外形与坡体内部结构对抗震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经过研究发现,经典的摩尔-库伦本构模型在岩石材料受拉分析中,易高估材料的抗拉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摩尔-库伦本构模型。引入拉应力破坏准则对经典的摩尔-库伦模型下材料受拉阶段的响应进行了修正。通过对比振动台试验得到的加速度数据,本文所提出的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明显小于经典模型,与实测数据的无显著差异概率明显高于经典模型,说明本文提出的本构模型可以更好的模拟水平地震作用下岩石材料的动力响应。(2)在使用扩展有限元技术分析岩石开裂问题时,部分材料参数不易直接测得。针对此问题,本文通过引入岩石单轴抗拉强度,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岩石材料Ⅰ型、Ⅱ型断裂能量释放率的方法。研究发现,扩展有限元模型与断层错动试验模型中衬砌的变形与开裂情况十分相近,从而验证了运用该方法所获得的材料参数可以正确模拟材料的开裂与变形。(3)本文对高烈度地震下含软弱夹层岩质边仰坡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影响因素研究。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的方法,着重研究了坡高、坡面斜率、上覆层厚度等因素对坡顶水平垂直两向峰值加速度、上覆层与软弱夹层最大主应力等抗震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激振方向发生变化时,各相关抗震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隧道洞口段边仰坡的几何外形与内部结构对坡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十分接近:当发生水平地震时较薄的上覆层仍可使低缓的边坡处于不利抗震的状态,而含较薄上覆层的高陡坡体在垂直向地震力作用下反而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因此边仰坡的抗震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坡体的外形尺寸与内部结构,尽可能高的提升隧道洞口段的抗震性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地震带来的灾害损失。
其他文献
近岸/内陆水域虽然在地球表面的占比不大,但是却承载着人类重要的生产生活,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全球气候都十分重要。卫星遥感由于在时间、空间上的优势,已经成为对地观测的重要手段。但是因为该区域中大气与水体辐射传输具有耦合性,大气与水体光学成分复杂,地区差异性极大,该区域的定量化遥感研究广度与深度仍存在一定的限制。针对该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角度遥感传感器的近岸/内陆水域二向反射分布函
学位
中国西南山区是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地方政府已进行了多轮地质灾害排查,但据统计,70%以上造成严重损失的滑坡灾害仍不在已排查出的隐患点处。原因之一是西南山区地形多变,高山峡谷遍布,植被覆盖度高,滑源区地处高位且隐蔽性强,传统的人工识别方式难以有效的识别滑坡隐患体。近年来,“空-天-地”一体化的“三查”体系的提出,实现了滑坡隐患的早期识别和预警预报的系统化和科学化。“普查”作为“三查”体系的基础,
学位
月球/火星探测器着陆前在约十千米高度开始获取下降序列影像,这些下降序列影像的摄影基线与主光轴方向接近,影像空间分辨率逐渐变高。本文以嫦娥四号下降序列影像和天问一号下降序列影像为数据基础,提出一种基于下降序列影像进行着陆区地形重建的方法,并分别从陨石坑和沙丘等特征地貌提取、下降序列影像与底图粗配准、相机位姿解算、基于核线的下降序列影像的匹配、光束法整体平差地形重建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本文的主要研究内
学位
在传统社会中,法律的合法性建立在传统、习俗、宗教等的基础之上,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传统的法律合法性资源式微,法律的合法性面临无所归依的境地。以近代自然法理论为代表的理想主义法律观侧重于阐发法律的规范有效性,将法的合法性建筑到人的理性和良知的基础上,但对法律的事实有效性语焉不详;以法律怀疑论和法律实证论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法律观则侧重于阐发法律的事实有效性,甚至认为法律在现代失去了规范有效性,而只具有事实
学位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组合目标检测已成为遥感大数据信息提取的研究热点之一,同时也是遥感图像智能分析的难点之一。组合目标具有特征变化多样、内部结构复杂等特点,因此,组合目标检测面临特征描述困难、检测精度不高、训练样本缺乏等一系列问题。通用的深度学习方法已无法很好地完成遥感图像组合目标检测任务。本文深入分析了遥感图像典型组合目标特征,结合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了基于国产高分数据的组合目标智能提取方法,并面向迁移
学位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全球水循环发生变异,极端降水、干旱和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升级,加之人口增加和城市扩张,社会水资源系统面临巨大压力,水与粮食和能源等领域的矛盾日益凸显,并衍生出许多资源环境类安全问题,业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作为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显著的区域之一,跨国黑龙江流域的中国部分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深入研究全球变化对黑龙江流域生态水文的影响对流域内水资源管理调控具
学位
天山构造带地处印度-欧亚新生代碰撞挤压构造带内部,其活动构造发育、地震活动频发,6级以上的强震事件大多发生在天山南北山前的前陆逆冲挤压构造带内。二十世纪初,我国新疆天山境内发生过两次里氏8级左右大地震,其中1902年8月22日发生于西南天山山前阿图什一带的Mw 7.7阿图什大地震(以下简称“阿图什地震”)是一次影响范围广、人员伤亡多、经济损失大的特大地震。由于此次大地震发生在人迹罕至的南疆偏远地区
学位
本论文以美国汉学界的中国文学通史编撰为研究对象,考察从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美国汉学界中国文学通史编撰的变迁。美国汉学界的中国文学通史编撰在不同阶段有何异同?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体现出哪些特征?论文从其编撰发生的语境、编撰实践、编撰理念等三个方面讨论了美国汉学界中国文学通史编撰的发展历程。最后,论文运用世界文学理论,通过个案研究来进一步说明以上论述的问题,进而探讨世界文学时代中国文学史的撰写
学位
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高时空分辨率传感器不断面世,遥感图像数据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其高效存储和处理技术面临极大挑战。分布式集群的出现为大尺度海量遥感图像的准实时处理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计算保障。图像处理算法与分布式集群相结合处理大尺度图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可以拓展现有图像处理算法计算能力和满足多样化图像处理需求。但是,大量面向对象的图像分割算法在直接移植到分布式环境运行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难
学位
北洋政府时期,因沿用的前清旧法无法应对社会发展之需要,则在司法实践中,授权大理院通过法律续造的方式以实现法律的社会适应性与法制的创新。据统计,从1912年至1928年,大理院在婚姻门下有237个判决要旨,加之各高等审判厅向大理院问函而得的婚姻类解释例,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据此可分类详细地研究当时最高审判机关在婚姻制度领域的法律续造。大理院分别从定婚、结婚、离婚三个层面,运用传统法律解释、西方法律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