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化装置能量回收透平关键技术的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匮乏的国家。在节能减排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下,国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国家发改委编制的《节能技术政策大纲》第5.6.2.4条,明确提出加氢装置节能技术采用液力透平回收压力能。液力透平技术由于其设备投资小、体积小、安装维护容易、操作布置方便、建造周期短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已成为石油化工高压能量回收的主要技术。   针对合肥市自主创新研发和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液力透平能量回收装置产业化》的要求,对中石化金陵石化分公司百万吨级加氢裂化HT-101液力透平关键技术进行开发,设计出一台符合其技术指标的液力透平。液力透平是加氢裂化能量回收工程中的关键设备,通过回收加氢裂化工艺流程中高压流体,将液体高压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驱动其他旋转机械,降低能耗。所以提高液力透平的效率,探究液力透平外特性曲线以及液力透平选型的研究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采用液力透平和电机共同驱动工艺泵的机组配置方式。液力透平起到补充动力的作用,大约能提供机组中泵所需功率的1/3的动力。液力透平和泵之间通过超越离合器连接,以保证不使液力透平成为负载。   结合加氢裂化反应流程和工况特点,对不同类型液力透平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合理选择了高压液力透平的结构,即选择一种双壳体内壳径向剖分节段式高压多级液力透平的结构型式。   依据加氢裂化装置的工艺参数,在已有高效水力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损失极值法、相似换算法、水力设计软件等方法对水力部件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按照水泵设计,并应用透平工况进行校核,对影响效率的几个关键水力尺寸进行不同的优化组合,设计了四种叶轮模型和一种导叶模型,组合成四组水力模型。   应用CFD软件FLUENT对四组水力模型进行了泵工况和透平工况的内部流场流动分析,并对四组模型进行了性能预测。通过对液力透平水泵工况和透平工况的内部流动分析,总结出两种运行模式下具有不同的外特性曲线。挑选出符合回收功率条件和效率较高的第四组方案制作成单级模型透平,进行试验研究。模型透平的试验表明,液力透平的效率、回收功率满足设计要求。最终选择效率指标为62.26%,单级回收功率为110kW的第四组模型作为实型液力透平的水力设计方案。   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论证,总结出百万吨级加氢裂化用液力透平选型系数,流量系数Qc为1.3~1.5,扬程系数Hc为1.2~1.6。该选型系数可作为工程上液力透平的选型参考。   本文通过优化设计、数值模拟、预测性能和试验研究,对百万吨级液力透平的机组配置,水力结构,水力模型和选型系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模型液力透平的效率达到62.26%,单级回收功率达到110kW。实型液力透平真机的工作介质为高分油,总回收总功率为508.323kW,达到了液力透平的技术指标要求。
其他文献
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可能面临枯竭。汽车是我国石油消费的重要用户,车用燃料是我国石油消费增长的最大驱动力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高速部分流泵是基于新的设计理念开发出的一种新颖的小流量高扬程泵,在化工、航空等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前景,其运行的稳定性也愈来愈重视,但是由于在运行介质和工况的复杂性,如流
重制干酪(Processed Cheese)风味柔和,生产成本低,是适合我国市场需求的干酪产品。本文研究了影响涂抹型重制干酪品质的关键工艺,优化了关键工艺参数,研究了产品的功能特性,为我国
塑料类有机污染物由于氯的存在而具有环境污染性、生物蓄积性和高毒性,严重危害着周围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本文以PVC(Polyvinyl Chloride)为原料,基于水热技术,研究水热参数对有机氯脱除的影响规律,优化水热处理工艺参数;探究镍对PVC水热脱氯的影响及机制;在PVC的水热脱氯中加入碱性添加剂,探究其对PVC水热脱氯的影响机制,以期提出含氯有机废物强化脱氯的措施。主要结果如下:以三种不同来
变电站建筑作为工业建筑,其与民用公用建筑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变电站建筑的这些特点。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变电站建筑能耗的因素,指出变电站建筑内的电气盘柜设备散热
本文通过甘旸传世印谱《集古印正》所附印学理论《印正附说》的研究,结合《印正附说》出现时的外部原因,如晚明的文艺思潮等来阐述其印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期冀通过晚明的时代
在上个世纪90年代,Akachi发明了一种传热效率极高的热管,命名为振荡热管。振荡热管有着热超导体的美称,其显著的传热效率甚至比任意一种金属还要高,因而备受科研工作者的青睐。然
本文主要是介绍如何配制一种新型的蓄能材料用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内容包括脂肪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相变特性、导热特性等热物性的研究以及在蓄能空调系统中使用情况等。通过理论、实验相结合的研究实践,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蓄能过程的观测,在纯物质相变材料脂肪酸的基础上对其性能进行改进。选用三元脂肪酸作为蓄冷材料,月桂酸作为蓄热材料,配置不同质量分数的脂肪酸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复合体系中的碳
本文从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末端装置方面研究,选取金属辐射板及置换通风方式分别处理室内的显热及潜热,可以避免常规空调系统的温湿耦合控制带来的种种弊端,新系统的节能性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