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儒整理唐代文献考述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king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朝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的集大成时代,其特色即是对传统学术的回顾、反思、整理和总结。自清季以来,关于清代学术发展历程、学术成果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宏观的研究和理论的探讨上,对清代学术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史学领域中的唐史研究关注不够。唐史研究作为清代学术发展史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学术史、史学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与清代学术发展大势相呼应,清人的相关唐史研究成果也同样体现出总结的特征。因此总结清代的唐史研究,全面了解清人的唐史研究成就,不仅必要且有一定的学术意义。由于考据学一直是清代学术的主流,因此清代唐史研究的成就也主要表现在对唐代文献的全面整理与研究上,这种整理与研究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成果繁多而又缺乏系统性,限于篇幅,不可能巨细无遗,面面俱到,因此本文以清儒整理唐代文献为切入点,主要着眼于清代唐史研究中成就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领域,从六个方面对有清一代的唐史研究进行概括和总结。一、两《唐书》的刊校、笺注与订补两《唐书》作为研究唐史的基本史料,在清代得到了全面的整理与研究。乾隆四年刊校的武英殿本两《唐书》及以后的不断翻刻重印,为清人阅读和研治两《唐书》提供了便利条件。道光二十年,岑建功又重新校刻《旧唐书》,弥补子《旧唐书》刻本少的缺陷,同时还产生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副产品--《旧唐书校勘记》和《旧唐书逸文》,成为研究《旧唐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此外清人还针对两《唐书》做了大量的笺注工作,主要有沈炳震《唐书合钞》、王先谦《新旧唐书合注》及唐景崇《唐书注》。而清人在订补两《唐书》方面也成绩斐然,补阙主要以补表补志为主,考订成果主要有沈炳震《唐书宰相世系表订讹》及劳经原、罗振玉关于唐折冲府的考证。二、考史三家与两《唐书》钱大昕、王鸣盛、赵翼代表了乾嘉史学的最高成就,三人在其考史名著《廿二史考异》、《十七史商榷》、《廿二史札记》中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两《唐书》进行了全面的考校与研究。钱大听的考校主要集中在两《唐书》的校勘、编纂得失及有关问题的探幽发微三个方面。王鸣盛分别就两《唐书》的文字校勘及编纂得失进行考校议论,同时采集他说,参以己见,遗憾的是出现了一些疏漏及失误。赵翼考校两《唐书》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史法和史事两个方面,虽然有简单重复前人成果之嫌,但在研究方法和史事的考论上则有超越前人之处。三、四库馆臣对唐代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清代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时,针对渐次散佚的唐代文献,四库馆臣在去取上以“有见必录”为指导,以有资于考证和有益于保存文献为原则,并在提要中对所收文献从作者、版本、内容及优劣等方面作了总结。同时,编纂《四库全书》时也做了一定的文献整理工作,其中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唐代文献就有17种之多,并对所收文献或辨伪,或校勘,删繁补阙,订谬正讹。虽然《四库全书总目》难免有种种讹谬,但瑕不掩瑜,其对唐代文献的总结与评价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应当予以肯定。四、金石学与唐史研究清代学者普遍重视金石材料的搜集整理,并自觉地使之与文史研究结合起来,考经证史,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唐史研究自然是其不可或缺的内容。无论是著录、题跋或是考订类的金石著作,唐代内容都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专门性的研究成果则以赵钺、劳格同撰之《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唐郎官石柱题名考》为代表。散见于清代金石著作中有关唐史的研究成果虽然零散琐碎,但价值不容忽视。五、徐松与唐代史料的钩稽排比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和《登科记考》都是在已有文本的基础上广征博引,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钩稽史料,鉴别考订,然后排比成帙。前者的正文录自宋敏求《长安志》、《河南志》,并在原文的基础上用调整先后次序、增补或删节、将部分原文改作注文或将部分原注改作正文的方法对原文进行了重新加工改订。注文中一部分是《长安志》、《河南志》的原注,另外一部分则是徐松为原注所作的补注及为增补正文作的新注,不足之处是徐松没有将原注与自己的补注和新注区别开来。后者的正文以《文献通考》所载《唐登科记总目》为纲,逐年列举与科举有关的史事、科举名目、登第人数及知贡举者等内容。注文主要是文献出处、相关史料及考证。两书不仅是研究唐代两京及科举的重要资料,其钩稽排比史料的方法也值得后人学习借鉴。六、唐代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清代学者在整理和总结唐代文学文献方面的成就绝不亚于其对两《唐书》的整理和总结,不仅编纂了网罗一代诗文的《全唐诗》、《全唐文》,选编了多种唐代诗文总集,还汇辑刊刻了大量唐人别集,并进行校勘和笺注。清人笺注唐人别集,不仅数量惊人,还具有以注杜为代表和一人之别集、数家之笺注的特点,广泛应用诗史互证的笺释方法及充分吸收前人成果的特征,充分体现了集大成时代学术总结的特点。总之,清人在唐史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在唐代史料建设方面不遗余力,孜孜以求,最大限度地保存、整理和完善了图籍,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可资利用的史料。同时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突破,一方面清人利用金石资料考史证史的实践活动为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提出做好了准备,另一方面,赵翼所用归纳总结法、徐松所用钩稽排比史料法、钱谦益所用诗史互证法都无不遗惠后人。清人研究唐史最大的特色即是研究成果往往以学术札记、序跋、案语、书信等形式体现出来。清人在研究唐史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缺点及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领域比较狭窄,涉足者多、精研者少及研究成果的简单重复等几个方面。
其他文献
本文制备了新型碱性离子液体氢氧化胆碱(CH),并将其应用到催化甲醇与CO2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中。实验结果表明,此离子液体制备简便并且性能优异,它可以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分枝杆菌属中的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气溶胶形式在人群中传播。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MTB耐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积极遣使四出,力图重建东亚的华夷秩序。在此过程中,处于“中国东南远处海外”的琉球也被纳入到了明朝的封贡体制内,以洪武五年杨载出使琉球为标志,明·琉关系正
目的:进一了解新疆部分贫困县村卫生室卫生资源配置及使用现状,为提高其资源利用率,达到改善村卫生室环境、提高其服务质量与水平,从而更好的提高村民的身体健康,为卫生管理机构制
结核病(Tuberculosis, TB)已经成为全世界传染病的头号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球有1/3的人感染了结核病,每年新增病人约900万人,每年死于结核病人数达到300万人[1],其中死
<正>发布时间:2014年6月银行业客服中心的未来将逐渐呈现运营模式"直销化"、服务功能"智能化"、经营发展"价值化"的趋势。近期,由中国银行业协会客服中心联席会组织编写的《2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人们对旅游信息服务的实时性、灵活性、智能化和人性化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需要更加完善
以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为能进一步提高信息系统的健壮性与实用性,首先对管理信息系统现有架构进行分析对比,结合相关技术的发展变化,根据软件系统结构的指导思想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比较研究了5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和5名健康对照者的尿微晶的生长动力学差异。随着生长时间(t)增加,结石患者尿微晶尺寸不断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