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围神经损伤在战时和平时都比较常见。但是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和骨科医生颇感棘手的难题。自20世纪60年代,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在周围神经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及各种修复、康复措施的开展,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目前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功能的恢复仍然欠理想。 80年代以来,随着神经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周围神经再生的基础研究又了长足的进步,已经进入了细胞、分子水平。对神经趋化性、神经营养性、周围神经微环境的研究,雪旺细胞及其分泌的促神经生长活性因子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等神经营养因子的研究,预示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研究将从损伤处或缺损区的解剖连续世修复向生物学的微环境治疗转变。 天然细胞生长调控因子(简称生长调控因子)是采用人工方法提取、筛选出的快速生长的物质。大量的动物实验、理化测试及临床实践已经验证了该药能促进和加强毛细血管再生。从而促进细胞代谢,加快修复和塑形至正常形态。 本研究是首次将天然细胞生长调控因子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治疗的动物实验研究,试图在确定天然细胞生长调控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治疗的作用的同时探讨其可能的潜在机制,从而找到一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新方法。 浙江大学硕士研兑生学位论文 材料和方法1.实验材料和仪器 门)验动物和材料:动物,成年雌性 SD大鼠,重量 200~230克,的只,由 浙江大学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麻醉剂,盐酸氯胺酮(Zllil:0 ig上海第 一制药厂;试剂,氯化钠、氯化钙、碳酸氢钠、硫酸镁、葡萄糖等(分析 纯〕杭川长征化学试剂厂;其他,蒸馏水、生理盐水、酒精、棉球、6# 尼龙缝线等。 (2)实验器材和仪器大鼠足迹分析装置,多功能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由浙江 大学医学院机能中心提供,电子分析天平(上海医学仪器厂),恒温水浴 (上海医学仪器厂)。2.实验动物的分组 实验动物为成年雌性SD大鼠,重量200~230克,共65只。随机分成3组,A组 (n=5)为假手术组,B组(n=30)为治疗组l厂组(n=30)为治疗组2,在实验过程中采用双盲,实验完毕后有解密。l号药物为天然细胞生长调控因子,2号药物为生理盐水。3.动物模型和手术过程 所有实验动物称重量后,行腹腔注射麻醉,取大鼠右腿,暴露好神经。(假手术到此后开始缝合)取无齿微血管钳,钳夹暴露好的神经段,压力到一齿为止,造成约3nun左右宽度的神经挤压伤,时间持续20秒。4.给药方法和剂量 A组(假手术组)在术前和术后均不给任何药物。B组(治疗组1)使用1号药物,在术前24小时和1’J\时分别皮下(右侧下腹皮下)注射给药02ml,术后每天皮下给 2 浙江人学硕士研咒主学位论文药()Zlll,术后连续给药 1周。C组(治疗组卫)怪用 2号药物,其他同 B勾15 实验结果的评价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SFI) 在术G]、4。7、卜卜14。ZI、28、35\42天进行测fit。选左1叫则足印。E:实验侧足;入;正常侧足;各测量3 个参数:PL 足印长度J*S 足趾宽度/IT。中旧足趾距离)。将上述3个参数代入到Ba。公式 SFI—109.5“(ETS-NTS)/NTS-38.3”(EPtrNP)/NPL+13.3”(!T-NIT)[NIT-8.8(2/肌肉收缩力量测定 在术后的7,]4,ZI,28,42天对B组和C组的大鼠各处死6只后,暴露比目鱼肌,丝线结扎肌膀末端,远端连接换能器,于肌肉平行方向放以银丝刺激电极,刺激电流有2组分别为1,70Hi,前者引起肌肉的单收缩,后者引起肌肉的强直收缩。买验侧和正常侧的收缩力量进行对比,以百分比表示。 门)肌肉保留湿重的测定 分离小腿三头肌,于电子分析天平上测定重量。实验侧和正常侧的重量进行对比, \肌肉重量保留率以实验侧和正常侧重量的百分比表示c (4)数据的统计和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利用SPSS100forV!itldo、,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结 果 门〕坐骨神经指数的测定结果 在A组(假手术组),我们没有发现明显的坐骨神经受损的表现。在B组和C组中,在术后的 l,4天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在-90~10D之间。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并没有 3 浙江大学硕士研死生学位论文显著差异,在术后7,10、14、28天发现坐骨神经功能开始恢复,而且实验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35天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肌力恢复情况 在lgy频率刺激的单收缩测定中,可以发现在术后的第7天两组肌力都有明显的下降,但对照组肌力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