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派诗论——以湖湘派诗话为切入点之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ijjuan86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湘诗派作为晚清诗坛一个复古诗歌流派,它的出现正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解体,中国文化由古典向现代过渡的特殊时期。在这种文学风气逐渐变化的环境中,湖湘诗派归依传统,试图从汉魏六朝文学资源中寻求借“古”以通“变”的方法。本文拟在阐明湖湘诗派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以湖湘派诗话理论为切入点,来研究这个流派的诗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湖湘派诗人是如何运用其“复古”诗学观进行创作实践的。本文拟用三个章节对此进行论述。  第一章,首先论述湖湘诗派产生的原因,湖湘诗派是当时的地域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产物,这种文学现象之所以在晚清发生,有其存在的客观条件。其次,对这个流派的诗话理论著作做简要的介绍。  第二章具体分析其诗话理论中所体现的诗学观点。湖湘诗派把学古与尊情联系起来,在他们的诗学观念中,诗歌要完成“雅”的审美标准就必须向古人学习,“古”与“雅”相得益彰,无所谓“古”也就无所谓“雅”。在注重雅的同时,湖湘诗派同时提倡“情”,主张“诗歌缘情而绮靡”,追求诗学内部“情”与“雅”的统一。而湖湘诗派对“情”呈现的方式也作出了特殊的要求,不是任何形式的表述都被他们所接受,这种对“情”的独钟,使湖湘诗派虽然拟古但不溺古,他们所追求的“古”不过是为了表达诗人的感情而服务。  第三章分析王闿运和邓辅纶的诗歌作品,探讨湖湘派的诗学观点对他们诗歌创作的影响。王闿运和邓辅纶作为湖湘诗派的开派宗师,沉浸于汉魏六朝至深,但他们并非是一味的拟古,诗人在拟“古”中求“变”,在拟“古”中追求感情的自然流露,力求从汉魏六朝入,从汉魏六朝出。另外,在湖湘诗派消逝后,其所倡导的汉魏六朝文学观并未因此而终结,它历经晚清、民国一直延续到现当代文坛。
其他文献
农村党建工作必须在新农村建设中准确定位、发挥优势、主动作为,通过整合组织资源,激活创业要素,催生内在动力,把创业的队伍培养好,把发展的力量组织好,以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社
今年1月21日,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务院本杰明·富兰克林大厅人头攒动,美国艺术家马克·布拉德福德(Mark Bradford)与中国艺术家徐冰、美籍华裔建筑师林璎等7位艺术家同时荣获
本论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活着》的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节奏等叙事形式做了细致分析,其后总结出叙事形式所达成的叙事功能,希望进一步丰富并细化对“形式的意味”的认
Internet的飞速发展,全球网络化、信息化的推进,使得信息服务部门数字化、网络化的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更加掀起了各学科研究方法的革命性变化。语言作
陈红(1969-),女,山东宁阳人,现任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实践研究会理事,国际能源经济学会中国委员会委员、AOM(美国管理学会)、IPPA(
学位
工作室项目教学是近年来在许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备受推崇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文章通过对这种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借鉴两次外教“工作室项目教学”实际经验,探索
通过推导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稳定控制器的状态方程,分析了UPFC稳定控制器对同步发电机电磁转矩的影响.同步发电机的同步转矩分量和阻尼转矩分量是影响电力系统稳定性最直接
2001年四总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做遵章守纪模范,树军车良好形象”活动的通知》和召开全军电视电话会议后,兰州军区首长和部队各级首长高度重视,全区部队和机关各职能部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在写作上要求学生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将生活中真实的情感表现在作文中。但是当前的高中语文写作模式较陈旧,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