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视域:中国公共危机治理机制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43次 | 上传用户:WQR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进入风险社会,各种类型的灾难频繁发生,整个国际所面对的环境威胁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风险管理的环境日益复杂。全球化不断地向经济、社会、政治、安全和环境等各个领域深入发展,互联网等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日益紧密,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当前我国处于社会经济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问题凸显,不稳定性因素剧增,危机的诱发因素增多。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增强,风险因子和诱发因素的增多,向我国公共危机风险管理提出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本文试图将风险管理作为公共危机治理的逻辑起点,站在“治理”的战略高度,从公共治理结构等基础设施制度层面构建我国公共危机风险治理机制。从政府单一责任向社会协同治理、从事后应对转向主动保障、从注重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向风险的全过程动态、系统性管理。新时期,伴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在改革开放进入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宏伟发展战略目标。因此,我国公共危机风险治理机制的研究对于政府危机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是从保险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角度探究公共危机风险的深层根源和发生机理。主要从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整合多种相关理论并尝试构建公共危机风险治理的动态、全过程、全方位的治理机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在借鉴国外公共危机风险治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已有的实际国情,为我国公共危机风险治理的提出总体思路和对策性建议。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的意义,多种渠道搜集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和事实文献资料,整理并筛选有效信息来说明和论证我国处于公共危机高发期的现实状况;对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实践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国内外关于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本文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并勾勒出本文的总体架构;任何研究都必须对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以方便读者的阅读、理解。尤其在公共危机风险治理的研究领域学者们对于其中的很多概念还并未达成共识,存在争议的前提下,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就显得尤为必要。文中的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是在综合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定义和本文的研究需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概念的整合。第一章公共危机风险治理机制的相关理论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本研究中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包括风险社会理论、危机治理理论。结合对危机的发展轨迹和演化路径的分析,从理论和学理上证明树立全主体、全风险、全要素、全过程的危机治理理念,是要实现公共危机的有效治理的必要条件。危机或风险研究需要整合危机治理和风险社会这两大理论,提出一个整合的分析框架。第二章包括公共危机风险治理系统要素及构建前提,这一章包括三个小节。第一节是公共危机风险治理机制构建的前提,包括风险与公共危机互为因果、风险的演化和危机的生成同步渐进、风险的干预控制有效,从理论上论证了构建公共危机风险治理机制的可行性。第二节将危机风险管理机制分为四个子系统要素,即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防备与控制、风险准备与演练以及风险交流与沟通。在对各个子要素及其功能的介绍的基础上,从系统、全要素的角度分析了各要素在整个风险治理机制中的相互关系进行整体的分析。第三节从风险管理全过程、动态管理的视角将风险治理系统分为风险防控子系统、应急管理子系统、恢复子系统、学习优化子系统。并对每个子系统中次级机制的框架结构、物资设备与技术手段等进行了论述和说明,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系统且各层次间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静态风险治理框架。第三章以雾霾治理机制为例,分析公共危机风险治理体系,包括了三个小节,是本文的重点章节。第一节,雾霾与公共危机治理,分析雾霾与公共危机的关系。以雾霾治理为切入点,分析风险治理与公共危机治理间的关系,并提出公共危机治理应当将风险管理作为其前端部分纳入其中。第二节,公共危机风险治理机制分析。从理论和静态的角度对公共危机风险治理防范机制、保障机制、整合机制、创新机制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和论证风险防范机制的内在动力,以及其运作的规则、方式、过程;从文化保障、政治保障、制度保障和资源保障等多角度全方位的阐述了公共危机风险治理的保障机制;透过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等规范作用下,整合并协调社会组织和资源,实现全程的危机管理;通过总结、学习和创新,建立风险治理的创新机制,不断的完善风险治理机制,进从四个方面提升公共危机风险治理的能力。第四章发达国家公共危机风险治理案例分析,主要以美国“9.11事件”、日本东京大地震等国外公共危机风险治理案例为例,分别对政府高层、各级部门、技术保障、社会组织、志愿者、公民个人在整个事件过程中的作用和表现进行剖析,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经验,借鉴其可取之处,更好的为我国公共危机风险治理所用。第五章完善我国公共危机风险治理机制的路径选择,将“全过程应对体系”应急管理纳入国家治理结构优化的整体框架,进行“三位一体”的战略治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提出完善我国公共危机风险治理机制路径选择。宏观层面上,以从公共危机治理推进到社会风险治理的远期路径为目标,着眼于从应急(灾害)管理推进到公共危机治理的中期路径建设,以应急(灾害)管理为切人口,进一步优化初步建立起来的应急(灾害)管理体系,从而实现社会风险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公共危机治理“三位一体”的系统治理。微观层面上,分别从事前日常管理、事中应急、事后善后处理的三个阶段对完善我国公共危机风险治理机制的路径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建议。
其他文献
维生素D3是人和家畜、家禽生长、繁育、维持生命和保持健康的必不可少的脂溶性维生素。随着人口的日益老龄化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维生素D3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目前,全球
创办合作社高潮始于1844年英国曼彻斯特郡的罗虚代尔小镇。与此同时,在1953年的土地改革之后,中国也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其代表性纲领文件是《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
含杂萘联苯结构聚芳醚树脂是本课题组自主开发成功的一类新型特种工程塑料,具有耐热、高强、耐腐蚀以及耐辐射等优异性能,是目前耐热等级最高的可溶性聚芳醚新品种,市场应用
本文论述了新一代网络协议IPv6及IPv9在安全方面的独到之处及技术要点,探讨了IPv6及IPv9对Internet信息安全的作用及特性。
随着手性化合物在人类生活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合成手性化合物成为化学合成重要的研究领域和热点问题。而不对称催化反应以其反应条件温和,立体选择性好,潜手性底物来源广泛
当下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带动建筑行业机械化的进步,其中较为先进的机电设备已被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工程的效率及质量。而机电设备的安装问题直接影响到后续工程的开展,安
目前获得海浪信息的主要方式有:理论或半经验波浪谱、波浪遥测、随船测量及定点测量。近年来,我国在海浪数值预报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其方法大多仍然有区域性或特殊海况的
在村镇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村镇空间景观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村镇的保护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许多村镇通过旅游的介入促进其发展,但开发进程未得到科学
高得率法制浆的技术进步使高得率浆质量得到了显著改进,日趋拓展着在浆纸产品中应用。高得率法制浆的原料利用率高、对环境影响小,生产成本低,所得纸浆的纤维具有特有的性能,
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带动建筑行业进入了PPP的承包模式。随着PPP模式的广泛应用,以融资、设计、采购、运行为主体的承包模式成为主流,适应市场新环境对建筑企业的投标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