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肉牛产业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及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肉牛养殖作为肉牛产业的重要一环,在整个肉牛产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河北省政府积极推行财政补贴政策,发放补助资金以扶持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肉牛养殖中资金不足的问题,但资金缺乏仍旧是阻碍肉牛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全面了解河北省肉牛养殖金融供需情况,找出金融供给不足的具体表现,是有效解决金融供给不足难题,满足不同规模肉牛养殖主体的金融需求,实现河北省肉牛养殖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从金融服务政策、金融服务措施、金融服务模式三方面对河北省肉牛养殖金融供给情况进行了解;其次,基于访谈、文献查阅和相关报道所得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成本收益法评价河北省两种典型的金融服务模式—隆化县“政银企户保”模式和涞源县小母牛项目的实施效果,得出隆化县“政银企户保”模式中,政府因提供担保和扶持资金在该模式中发挥的作用最大,保险公司发挥的作用较大,银行发挥的作用较小;涞源县小母牛项目中,母牛繁育小牛模式的成本收益率大于1,说明这两种模式实施效果良好,但仍有不足之处的结论;再次,采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法获得相关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对河北省肉牛养殖主体金融需求影响因素的显著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肉牛养殖户的养殖规模、政府扶持和有无抵押品均与金融需求呈正相关关系;而对肉牛养殖户金融需求影响显著性为养殖规模>政府扶持>有无抵押品。规模养殖场的有无抵押品、养殖规模和政府扶持均与金融需求呈正相关关系,而对肉牛规模养殖场金融需求影响显著性为有无抵押品>养殖规模>政府扶持的结论;最后,通过对比分析肉牛养殖金融供需情况,得出金融供需失衡的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从政府、金融机构和养殖主体三方面提出完善金融服务的对策建议,以实现金融供需均衡,推动河北省肉牛养殖产业稳定发展。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对河北省肉牛养殖金融供需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由于金融供给不充分与金融需求多样化的矛盾而导致金融供需不均衡的结论,并提出调整金融服务政策的建议,对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解决河北省肉牛养殖资金难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