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菌含LXAR序列元件效应分子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及稻瘟菌无毒基因的分子标记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ss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瘟病是一种由稻瘟病菌引起的的毁灭性病害,给全世界的水稻生产和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稻瘟病菌在侵染水稻时,通过特殊机制将稻瘟病菌效应分子转运至水稻细胞内,从而干扰和抑制水稻的免疫抗性反应,实现对水稻的成功侵染。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烟草接种实验发现了17个含有LXAR序列元件的效应分子基因能够非常显著地抑制BAX诱导的细胞死亡,对这些基因进行鉴定和功能研究对于明确稻瘟病菌与水稻互作的分子机制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和稻瘟病菌转化通过酶切连接反应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过表达载体的上,然后转化到稻瘟病菌Guyl1原生质体中得到过表达突变体。构建了17个含有LXAR序列元件的效应分子基因过表达载体,并转入稻瘟病菌Guyl1中。   2稻瘟病菌含有LXAR序列元件的效应分子基因编码区序列和启动子区序列的多态性分析搜集60个国内和国际不同地区的稻瘟病菌代表菌株,分析菌株的生物学性状,最后确定了11个不同地理分布,不同致病性的菌株。同时,从17个含有LCAR序列元件的效应分子基因当中选取10个扩增效率高、代表性强的基因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序列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编码区序列未发现明显的多态性,但启动子区转座因子则表现显著地多态性,说明效应分子面临正向选择压力。   3部分含有LXAR序列元件的效应分子基因敲除及突变体菌株性状分析完成了5个标基因(P1_3119,P2_2484,P1_2310,P2_6480,P2_3959)敲除载体的构建,其中2个基因(P1_3119,P2_2484)已经得到敲除突变体。与野生菌株Guyl1比较,过表达P2_2484的突变体生长速度略有加快,并且孢子存在一定的畸形现象,而P2_2484敲除突变体则差异不明显,表明P2_2484很可能是与生长相关的微效基因。P1_3119敲除突变体和过表达突变体在菌落形态、生长速度、孢子萌发以及致病性上无明显差异。   4稻瘟病菌AvrPiSH-S基因的分子标记利用传统的图位克隆方法对稻瘟病菌株P131和S1528杂交后代进行无毒基因分子标记。首先,筛选得至B水稻近等基因系IRBLSH-S品种对P131和S1528存在致病性差异,推测S1528含有AvrPiSH-S无毒基因。其次,以鉴别得到水稻近等基因系IRBLSH-S为测试品种,完成了97个后代子囊孢子进行致病性测定,分离比率大致为1:1,说明S1528是单个无毒基因控制的。然后从75对PATE标记引物对中筛选得到了P7引物对S1528、抗池、两个随机抗性菌株和P131、感池、两个随机毒性菌株扩增得到一个大小约为800bp的特异性片段,该片段很可能是与无毒基因相连锁的。  
其他文献
本试验于2008年3月至2009年11月,在重庆市酉阳县板溪乡的烟草科技示范园内,采用平板涂抹法研究了以种植黑麦草为主的绿肥对烟草根围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及拮抗放线菌数量
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媒各自具备其他传媒无法替代的优势.充分挖掘属于自己的优势时,竞争也就更加激烈.广播如何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尤其是广播新闻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是值得研究
长期以来,产学研合作在我国经济建设创新体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校企双方利用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技术创新过程,双方合作方式和内容都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党的十九大提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最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一最新理论是当前高校思政课的指导思想和教学重要内容.“马
本文从汉朝政策、法令、诏令入手,分析研究了汉朝妇女的赋税权益、继承财产的权利、国家的分封与赏赐政策、对孤寡女性的优待政策、对女性囚犯的特权五个方面,希望能够更好地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副教授沈南英最近在《青海日报》撰文,公开批驳了不少报刊登载的所谓“致富信息”,提醒人们冬虫夏草是种不出来的。“人工种植冬虫夏草”只是不法之徒的江
苹果轮纹病和苹果干腐病是苹果生产上的两种主要病害,两种病菌可以侵染枝干分别导致病瘤和溃疡斑,也能侵染果实引起轮纹烂果症状。近年来作者在研究中发现,轮纹病瘤能够发展成为
本文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工作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多方面说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复杂性,然后从复杂性视角下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创新,旨在找
玉米须有降压、利尿之效,可治疗肾炎、心脏病引起的浮肿。对高血压引起的晕眩、黄胆型肝炎、小便不利等屯有效果。可用玉米须30~60克,煎汤服用或作为申药药引。王来华在为利胆夫
葡萄灰霉病是国内外重要的葡萄病害之一,每年由此病造成的产量损失很大。现在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但是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对天祝、红古两种